文章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信息中心

发布日期:2012-01-13 查看次数:17525 次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现将《湖北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二年一月三十一日

湖北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湖北发挥优势、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湖北工业加快推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准确把握我省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明确我省未来五年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进一步加快推进我省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实现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依据《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湖北工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一)“十一五”时期工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十一五”时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工业的改革、调整和发展,坚定实施“工业兴省”战略,坚持探索和实践新型工业化道路,全省工业发展步入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呈现出速度加快、结构改善、效益提高、后劲增强、贡献突出的良好态势,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1、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总量规模不断壮大。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136.5亿元,是“十五”期末的3.06倍,年均增长25.07%,增速高出全国7.9个百分点;销售收入达到20816亿元,是“十五”期末的3.49倍,年均增长28.40%

  2、质量效益稳步提高,竞争实力不断提升。“十一五”期间,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由2005年的166.12点提高到2010年的264.9点;工业实现利润和税金年均分别增长35.02%29.22%,效益增幅明显高于生产增幅。目前全省已拥有中国名牌产品51个;拥有中国驰名商标63个,湖北名牌产品655个。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全国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显示,“湖北制造”竞争力指数为82.43,居中部首位。

  3、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势支柱产业不断壮大。从轻重工业结构看,比重由2005年的2773调整到2010年的3070。支柱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汽车、钢铁、石化、电子信息、食品、装备制造、建材、纺织等八大产业全部实现年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目标,其中汽车、钢铁、石化、食品、装备产业突破2000亿元,八大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77%。汽车、钢铁、烟草、化肥等6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十一五”主导支柱产业发展成绩突出。汽车产业:呈现强劲增长势头,2010年产量达到172万辆,是2005年的3.7倍,行业位次由全国第5位上升到第1位。钢铁产业:“双优”产品比重和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钢材深加工能力增强,行业兼并重组实现重大突破,战略布局得到优化,骨干企业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石化产业:总量快速增长,骨干企业迅速壮大;整体工艺装备水平国内领先,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布局和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部分资源型和基础性化工行业步入全国领先行列。电子信息产业:产业规模实现百亿元到千亿元的历史跨越;生产方式实现由单纯电子制造业向制造业、软件业、服务业综合发展的转变;产业支撑由单一支撑向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多点支撑的转变;“中国光谷”成为我国光电子产业的重要基地,影响日益扩大。装备制造业:步入快速稳定发展轨道,产业支柱地位进一步突出;集中度不断提高,集群化发展趋势明显;研发能力显著增强,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10位。食品产业:实现超常规发展,行业地位得到跃升;品牌建设明显加强,骨干企业快速崛起;促进就业、拉动消费、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作用突出。纺织产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产业层次明显提升,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建材产业:规模快速扩张,淘汰、重组成效显著,产业集中度显著提高。医药产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生物医药发展提速,龙头企业优势明显,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新兴产业逐步兴起,初具规模,发展加快,光电子、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产值保持30%以上较快增长。

  4、重大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发展后劲显著增强。通过积极承接资本和产业转移,来我省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增至90家,富士康、中芯国际、武钢冷轧硅钢、三峡全通涂镀板、东风自主品牌乘用车、神龙第二工厂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80万吨乙烯、东风本田二厂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通山核电项目推进取得积极进展,推动了工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2010年,全省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18亿元,完成技术改造投资1653亿元,年均分别递增27%23%,增幅高于“十五”时期的平均水平。

  5、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产业内涵逐步提升。到2010年,全省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1家、工程研究中心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53家。2010年,全省共完成新产品开发15622个,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500余项,一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十一五”期间年度增幅均高于全部工业,2010年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8%

  6、工业园区发展迅猛,产业集群逐步壮大。“十一五”以来,全省工业园区不断发展,并以工业园区为依托,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增长极。2010年,全省67家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聚集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39家,实现销售收入、上缴税金均高出全省规模工业平均水平。其中,纳入考核的产业集群年销售规模过50亿元的达到19个,过100亿元的4个。

  7、市场主体加快成长,工业经济实力增强。2010年,全省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达到16106家,比“十五”期末增加9293家,提前2年实现“十一五”期末过万家的目标。全省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工业企业200家(其中过100亿元的20家),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52.6%。东风、武钢、宜化、武烟、大冶有色、三环、华新、烽火通信等8家企业入围2010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东风、武钢进入2010年世界500强。

  8、节能减排深入推进,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十一五”期间,“四项治理”工作成效显著,全省共关停小炼铁、小炼钢、小水泥、小造纸、小印染、小酒精、小味精等落后产能企业(生产线)715家,关停小火电机组46台共计133万千瓦。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十五”下降40.29%,化学需氧量下降6.51%,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7.5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5%,全面完成“十一五”控制目标。

  “十一五”时期,我省工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业规模总量不大,结构不优,工业化水平还不高;二是产业层次偏低,产业链条不长,产业分工仍处于价值链低端,过度依靠要素投入,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尚未根本改变;三是市场主体总量仍然偏少,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弱;四是资源要素约束和环境压力较大,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

  专栏1“十一五”工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指标20052010年年均增长(%1、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19  322  523  62、工业产品出口贸易额增长速度(%30  94-14  7621  153、工业投资年均增长速度(%21  1533  4027  0其中:技术改造年均增速(%-0  624  123  04、工业技术研究和开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0  70  950  255、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标煤吨/万元)3  502  09-40  296、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万吨)62  651  6-17  577、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万吨)17  6716  52-6  518、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万元)411  52203-50  679、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74  4380  56  07]注:[]为五年累计百分数

  (二)“十二五”工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十二五”时期,工业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的变化。

  一方面,工业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一是我省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内在规律决定了这一阶段通常是工业快速增长和经济起飞阶段,也是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是不可多得的加快发展机遇期。二是“五化”并举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三化”加速,为工业加快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三是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加快,我省既有后发达地区资源丰富、环境容量较大和生产要素成本较低的优势,又有发达地区的工业基础和交通优势,还有突出的人才优势,为促进要素聚集和产业承接提供了有利条件。四是一系列重大战略的历史惠顾。国家中部地区崛起、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三峡后续扶持”、“南水北调工程生态补偿”等战略的实施,我省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以及“两圈一带”战略实施、“一主两副”加快发展等一系列战略和政策机遇,以及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取向和我省内生型产业特点,带来了政策的叠加和机遇的放大。

  另一方面,也面对一些新的挑战。一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尚未消除,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上升,经济复苏的复杂性和曲折性超出预期。二是西方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抢占新一轮产业革命制高点。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的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带来的产业发展竞争更趋激烈,对处于产业分工链条低端的国家和地区形成较大压力。三是国内区域发展竞争加剧,中部地区省份更是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突出表现在产业培育和打造上的竞争异常激烈。四是工业发展的外部条件出现新变化。能源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国家提出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能源资源紧平衡成为常态;劳动力、资源成本进入上升通道,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约束刚性。

  面对国际国内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和我省工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根据我省工业自身发展的实际和阶段特征,“十二五”时期,要做大做实做强工业,实现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的跨越,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大工业总量,增加工业投入,进一步壮大规模,不断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突破“低端锁定”,创新发展模式,真正把工业发展建立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建立在自主创新、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建立在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的基础上,建立在创新驱动、环境友好、内生增长的基础上,建立在改善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建立在充分利用和开发人力资源的基础上,推动工业走内涵式和集约式发展的道路,实现绿色发展、智能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十二五”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以提升规模实力为首要目标,以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在做大总量中增强实力,在调整结构中提升水平,努力调结构、推转型、促融合、上水平,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切实抓好节能减排,积极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加快市场主体培育,坚持集约、集聚、集群发展,努力构建富有竞争力的现代工业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不断提升工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推动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为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首要支撑。

  (二)基本原则。

  推进“十二五”湖北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坚持好中求快,能快则快;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基本原则是:

  ——坚持在壮大规模中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升级。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做大做实做强工业,推进结构调整,是解决工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根本举措,对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具有决定性意义。积极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既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壮大规模总量,又要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着力调整产品结构和优化产业结构,壮大支柱产业规模,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现代服务业比重,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

  ——坚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把技术进步和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作为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和重大支撑,充分发挥湖北科教和人才资源优势,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努力突破制约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主要依靠物质投入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人力资源素质提升管理创新转变,促进产业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跃升,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两化”融合是推动湖北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要加快推进工业经济信息化,努力使信息技术渗透到工业研发设计、加工制造、原料采购、库存管理、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力推进社会信息化,提高政府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水平;推动三网融合,推进新一代通信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发展提升软件产业,推进物联网的研发应用。

  ——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两轮驱动”发展。国际经验表明,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更多的是依靠生产性服务业来支撑,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要通过培育壮大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分工细化和服务外包,延伸和完善产业链,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创造更加有利的支撑条件。

  ——坚持培植领军企业与扶持中小企业成长相结合。紧盯行业高端,以行业领军企业为中心,集聚优势条件重点攻坚,引导要素向支柱产业集聚,抢占行业制高点;积极改善产业组织结构,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在具有规模经济效益领域做大、做强一批国内国际竞争力较强、效益水平较高的大企业和大集团;围绕产业链延伸,促进中小企业成长,带动产业链上各类中小企业发展,形成有利于“专、精、特、新、配”型中小企业稳健发展的良好局面。

  ——坚持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合理配置资源环境要素,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高度融合。正确处理好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关系,坚持存量调整优化和增量严格准入相结合,大力推进节能减排降耗,不断推进资源利用高效化、生产过程集约化、污染排放最小化;推广低碳技术,加快推行清洁生产,狠抓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降耗和减排治污;推进节约发展,发展再制造产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提高本质安全生产水平;促进产业融合,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两型”产业,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内生增长与扩大开放并重。坚持扩大内需,积极引导和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消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和提升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全面实施开放先导战略,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提高利用外资水平,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提高工艺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提升我省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促进内生型经济与外向型经济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要努力推进我省工业经济发展新跨越,主要实现以下目标:

  1、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到2015年,全省工业增加值突破15000亿元,年均增长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提高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1.5万家;年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50家;工业产品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3.5%左右。工业总产值突破5万亿元,工业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次前移。

  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大力实施“主导产业倍增计划”和“千亿元产业接续计划”,力争“十二五”期间,医药产业年销售收入过1000亿元,建材、纺织产业年销售收入过3000亿元,汽车、石化、冶金、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等支柱产业年销售收入过50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万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35%;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轻重工业比重进一步优化。

  3、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技术进步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和全要素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制约产业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重大技术装备、关键原材料、重要零部件自主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提高到1.2%以上,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

  4、工业及技术改造投入加大。工业投资和技术改造投资力争年递增分别达到21%20%,工业投资突破1万亿元,技术改造投资争取突破4000亿元。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争取投资比例不低于工业投资的20%

  5、“两化”融合水平显著提高。重点骨干企业信息技术综合集成应用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8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0%以上。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普遍建立环境监测和污染源监控信息系统。

  6、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比“十一五”末降低20%20%30%。重点行业资源利用效率有较大提高,废物最终处置量明显减少。

  专栏2“十二五”时期工业发展的主要指标类别指标20102015年年均增长(%)经济

  运行1.工业增加值(亿元)(全口径)672615000172.工业增加值率(%30  532  523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391810000214  技术改造投资(亿元)1652400020技术

  创新5  规模以上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0  951  20  256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27  7302]可持续

  发展7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标煤吨/万元)2  091  67-208  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万吨)52  742  16-209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万元)203142  1-30]注:[]为五年累计百分数

  三、“十二五”工业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一)壮大提升主导优势产业。

  主导优势产业是我省工业发展的支柱。充分发挥主导产业已有优势,整合资源,提升技术含量,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推动传统产业向集群化和高端化方向发展,在做大规模总量中加快调整升级。

  1、汽车产业。继续保持汽车行业强劲发展势头,实现规模再上新台阶;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化实现重大突破;专用汽车优势更加突出,汽车零部件配套能力明显增强,自主品牌汽车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

  ——乘用车和商用车。进一步做大做强整车核心企业,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扩大自主品牌市场份额。重点支持东风本田二期、东风自主品牌二期、神龙第三工厂和东风渝安微型车等重点项目建设。

  ——新能源汽车。加快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重点培育武汉、襄阳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以及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等新能源汽车核心关键部件。

  ——专用汽车。拓宽品种系列,强化功能特色。支持十堰、随州、武汉等地重点发展重型半挂牵引车、机场专用车、油田专用车、工程施工车、市政作业车、高等级公路养护车和满足国防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专用汽车。

  ——汽车零部件。整合汽车零部件资源,提高汽车零部件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实现与整车生产企业的同步研发、同步生产、同步模块化供货,提高配套能力,融入跨国公司全球采购体系。积极推广发展绿色制造,大力推广应用重量轻、可再生零部件或材料。

  专栏3

  重点建设东风本田二期、东风自主品牌二期、神龙第三工厂、东风渝安微型车、宜昌中兴汽车、东风襄阳旅行车新能源客车、东风扬子江新能源汽车、东风本田轿车发动机、神龙自动变速箱、东风ZD3  0发动机、德尔福燃油喷射组件、湖北国通青扬锂离子电池及随州专用汽车等重大项目。2、钢铁产业。加快战略布局实施,突破性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钢材精深加工,深入推进产品省内循环,带动产业链发展壮大;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实现“两型”发展、绿色发展。

  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进兼并重组,整合钢铁企业资源,提高产业集中度。支持武钢跨区域战略重组,建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钢铁企业集团;支持新冶钢重点发展优质齿轮钢及轴承钢等特钢产品,建成国内一流的特种钢基地;延伸钢铁产业链,支持武钢江北加工基地、宜昌全通涂镀板等大力发展钢材精、深加工。加快鄂西矿产资源的开发。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

  专栏4

  重点建设武钢四冷轧、鄂西矿产资源开采、江夏基地、江北加工基地,新冶钢特种钢扩能改造,武船阳逻基地,团风钢构基地,宜昌全通涂镀板加工等重大项目。3、石化产业。扶持优势行业发展,加快提升产业规模;促进重大关键项目投产达产,拉动下游产业发展,延伸壮大产业链;着力促进产业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促进资源消耗和节能减排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石油化工。加快武汉80万吨乙烯工程和武汉化工区建设,支持武汉、荆门发展炼油一体化项目,大力发展乙烯工程下游产业,引导乙烯产业链延伸,重点发展三大合成材料及有机化工原料深加工,形成七条产业链,打造中部地区最大石油化工生产基地。

  ——磷盐化工。充分发挥宜昌、襄阳磷资源和潜江、应城盐资源的优势,加大中低磷矿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加强资源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依托宜化、兴发等重点骨干企业,积极支持发展磷精细化工、盐精细化工、有机氯系列产品,拉长磷、盐化工产业价值链,重点发展食品级磷酸、电子级磷酸盐、高光度磷复肥、无机磷酸盐、离子膜烧碱等,建成全国最大的磷化工基地、有机磷农药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盐化工基地。

  ——精细化工。加强技术研发,开发高性能精细化工新产品;重点发展我省具有较好产业基础的涂料、染料、高效低毒安全环保农药、医药中间体等精细化工产品,形成产业优势,积极开发精细化工新领域,适应汽车、电子信息、纺织、轻工等行业和农药生产对精细化工产品的需求。

  专栏5

  重点围绕80万吨乙烯工程,延伸乙烯下游产业链,加快武汉化工新城建设;武石化油品提升改造,荆门石化扩能改造;支持宜化、兴发等重点骨干企业围绕磷、盐精细化工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4、电子信息产业。以产业重大需求为导向,加强产业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延伸、打造产业链,抢占物联网和新一代移动通信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先机;加大重大成果推广应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基础电子。以武汉新芯建设为核心,以芯片制造为基础,构造覆盖IC设计、封装测试和相关设备、关键材料IP服务等配套环节相互支撑、结构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扩充TFT-LCD尺寸系列,形成全尺寸的新型显示产业链;构建从LED外延、芯片到封装、灯具制造的产业链,积极培育LCOSOLED等新型显示技术并实现产业化;打造从原料加工、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生产到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并网运行的光伏发电系统等应用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以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为平台,支持发展光电器件、光模块等光通信专业元器件和组件,加快电子元器件产品升级。

  ——计算机及数字视听设备。扩大台式、笔记本电脑(含一体机)、打印机及PCB等相关配套产品、数码相机、手机等产品产量,推动武汉成为国内大型消费电子产品生产基地;加快“4C”(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内容)融合,重点发展基于高清数字化、三网融合、多屏整合和物联网的数字家庭智能终端。大力扶持发展数字电视机顶盒、高清播放器、车载娱乐信息平台等音视频产品。

  ——通信网络终端及设备。以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和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为契机,大力发展分组传输网设备、自动交换光网络设备、光纤到户宽带接入设备,加快超高速率、超大容量、超长距离光通信传输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打造以3G/4G技术为特色的,集终端、网络系统设备及软件、营运、增值服务为一体的移动通信产业链;以终端设备生产为基础,支持发展3G4G等新兴技术与产业,加大LTE(长期演进)等的前瞻性研发力度,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移动通信产业基地。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坚持以系统带动整机和软硬件应用,以应用带动产业发展。重点支持武汉光谷软件园、襄阳软件园和宜昌软件园等发展移动通信、工业控制、数控装备、“三网融合”等领域的嵌入式软件,围绕工业重点产业和企业研发设计、过程控制、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研发并推广制造执行系统(MES)、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CAPP)、计算机辅助制造(CAE)、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生产过程、供应链管理(SCM)、节能管理和装备数字化等工业行业软件,形成一批高质量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进一步发展信息技术外包(ITO),积极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的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推进外包服务业的高端化进程。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推进动漫游戏、多语言处理、数字媒体等原创数字内容产业发展。发挥我省在地理信息领域、信息安全领域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加强国家空间地理信息产业基地建设,提高信息安全服务水平。顺应平台化、网络化、服务发展趋势,鼓励和扶持发展云计算及数据挖掘服务、物联网、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态。

  专栏6

  重点建设武汉新芯国际12英寸65纳米芯片项目,邮科院新一代光通信项目,武汉富士康工业园项目,华为光电子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武汉天马第4  5TFT-LCD面板项目,台湾瀚宇彩晶TFT-LCD项目,迪源光电背光源LED芯片,赛科云港云计算产业园,武汉、襄阳、宜昌软件产业园项目,武汉长江半导体项目以及光讯科技、正源电子等一批光电子器件项目。5、装备制造业。着力壮大产业规模,培育龙头企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着力推进大型化、数字化、高端化发展,提升产业整体素质。

  ——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围绕“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等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提高产品数控化率和集成化水平,重点支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精密)数控机床及数控系统、数控板料加工成套设备、大型激光加工成套设备及关键部件、大型齿轮加工设备以及大型船用曲轴、冷热连轧机铸锻件等主导优势产品,提高整机集成水平,延伸产业链。

  ——大型清洁高效发电及输变电设备。围绕咸宁核电项目,依托中广核集团、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和武汉重工集团及武船等重点企业,打造湖北核电产业链,建设国内重要核电装备基地。支持武汉等建设风电装备基地。支持武汉重工集团、国家电网公司武汉高压研究所等单位重点发展600MW及以上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电站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热电联产机组,大型水电机组和抽水蓄能水电机组及超高压、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及设备。

  ——船舶及军民结合产业。巩固发展现有主流船型,重点发展江海直达船、5万吨级散货船、多功能海洋工作船、海洋石油平台工作船、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电力推动环保型油船、液化天然气(LNG)船、液化石油气(LPG)船、150英尺以上大型游艇、豪华游船系列、高速船系列等特种船舶和海洋平台的多点锚泊定位系统、深水自升式钻井平台升降系统等海洋工程装置以及低速船用柴油机、船用曲轴、船舶动力传动系统、船舶导航、船舶控制、推进系统等船用关键配件和配套设备,继续抓好武汉、宜昌船舶配套工业园建设。围绕军民结合产业园建设,发挥襄阳、荆门、孝感、武汉、宜昌已有基础,积极发展商用飞机客舱系统、飞机发动机零部件、航空新材料、航空救生装备、船用动力,重点支持襄阳航空航天产业园、荆门水面(浮空)飞行器项目建设。

  ——环保及重大成套装备。围绕绿色发展,大力开展烟、气、尘、水和废弃回收利用,重点发展大气治理、城市及工业污水污泥处理、危险固体废弃物的处置、环境在线监测仪器仪表、脱硝脱硫设备、余热余气循环再利用、资源综合利用等成套设备;结合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和改造,大力发展大型连铸、连轧成套设备及涂镀层成套设备,提高系统集成能力和水平,实施系统总承包。

  ——工程装备。适应国家交通发展及海洋开发的要求,大力发展铁路货车、铁路救援、桥梁施工、轨道车辆、电气化铁路施工、盾构机、养护等轨道交通设备及铁路电气化控制、保护、监控系统等;重点支持发展修井、压井、固井、钻机等石油采钻成套装备、海洋石油采钻设备石油特车及关键配套件,积极支持荆州石油机械产业园区建设和产业集群发展;支持武汉、宜昌等地发展建筑、筑路及养护等工程机械成套设备和装置。

  专栏7

  重点建设武重重型、超重型精密机床项目,湖北三环锻压大型板材加工成套设备项目,华中数控饲服系统项目,宜昌长机科技大型齿轮加工设备项目,华工科技大型激光加工成套装备项目;武汉核电装备项目,武汉风电装备基地项目,武汉重工集团武锅、长动搬迁改造项目;武船、青山船厂扩能改造项目及武船双柳、阳逻基地建设项目,武汉船舶工业园项目,武汉重工铸锻船用曲轴项目,宜昌柴油机厂船用大功率低速柴油机项目,襄阳航空航天产业园项目,荆门水面(浮空)飞行器项目;中冶南方、中冶连铸冶金、环保装备工业园项目,黄石山力涂镀装备项目,凯迪电力、襄阳525、武汉天澄环保装备工业园项目;武桥重工铁路救援设备项目、武汉南车铁路货车项目、襄阳金鹰轨道交通项目,荆州石油机械产业园项目,山推楚天工程机械项目,荆州建筑装备项目。6、食品工业。继续推进“四个一批”工程,扶优扶强骨干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加大产品开发力度,加强食品安全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特色食品、功能食品市场份额,拓展市场空间,打造第一大产业。

  ——粮油食品。依托农业资源优势,适应市场需求,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安全性,增加花色品种,生产高质量、高档次食品,开发“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以福娃、国宝、梅园、省粮油集团等名牌企业为龙头,打造粮食深加工产业链,鼓励新元粮油、奥星粮油、天鑫油脂等发展玉米油、花生油、茶油、胚芽油等新品种,扩大精炼油和专用油比重,提高油料综合利用率,开发利用油料蛋白、生物活性物质等产品。

  ——水产品。依托优势水产品基地,扩大加工能力,支持华山、莱克、德炎、武昌鱼、梁子湖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淡水鱼和小龙虾深加工,重点发展分割和切片加工,加大鱼糜、鱼片、腌制品、熏制品和调味品等深加工制品的开发力度。开发精深加工系列鱼虾制品、风味食品、速冷食品、保健食品等;进一步开发鱼鳞、内脏、甲壳等弃物研究,强化水产品加工综合利用,提高产品附加值。

  ——禽畜制品。完善肉制品加工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支持雨润集团、周黑鸭等大力发展冷却肉、分割肉和熟肉制品,扩大低温肉制品、功能性肉制品的生产,加快中式肉制品工业化生产步伐;广泛开展畜禽血液、骨组织、脏器等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研究;支持湖北神地、湖北神丹等企业在推行蛋类分级生产工艺、改进皮蛋、咸蛋、卤蛋等传统工艺基础上,积极开发蛋清、蛋黄分离提取技术及产品,生产各种蛋类营养食品。

  ——果蔬食品及茶叶。发挥我省水果、蔬菜、茶叶资源丰富的优势,支持五峰新桥科技、娃哈哈、汇源果汁等大力发展浓缩果汁、天然果肉原汁、非还原果汁、复合汁、果汁饮料、果酒以及轻糖型和混合型罐头,低温脱水蔬菜、速冻菜、保鲜菜、切割菜、复合果蔬汁;加大高效茶品种更新和绿色有机茶基地建设,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加快传统制茶的升级改造,创建茶叶品牌,重点抓好采花毛尖、萧氏茶叶等名优茶、绿色茶、有机茶的生产加工,加快茶饮料的研发和生产。

  ——饮品及乳制品。继续做强酒业,改造传统酿酒工艺,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重点支持百威、华润、金龙泉、青啤等发展啤酒,支持劲酒集团发展保健类酒,支持稻花香、枝江、白云边等企业发展高档白酒,提高市场占有率;支持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蒙牛、伊利等企业发展碳酸饮料、功能饮料、固体饮料和乳制品,重点建设武汉市东西湖、黄冈、宜昌等饮品加工基地。

  ——调味品及特色食品。推进生物工程技术和膜技术的应用,完善创新体系,重点发展特色调味品、复合调味品、天然绿色调味品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活性干酵母及抽取物。以精武鸭脖、黄石港饼、孝感麻糖等品牌食品及鄂西、鄂西北、鄂东南地区的魔芋、富硒食品、银杏、桂花、板栗等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为依托,大力发展具有湖北特色的风味食品、功能食品、旅游食品和绿色食品,建成国内重要的特色食品生产基地。

  专栏8

  重点建设福娃产业园项目、国宝桥米工业园项目、奥星粮油双低菜籽油项目、东西湖新元粮油工业园项目、洪森实业15万吨粮油精深加工项目、天鑫油脂加工项目;潜江莱克、华山水产、洪湖德炎、武昌鱼、梁子湖水产、武汉天峡鲟都、沙洋楚玉等水产品工业园项目;雨润生猪及肉制品深加工基地项目,湖北神地肉禽加工项目,沙洋正邦100万头生猪及肉制品加工项目;稻花香酒业项目、枝江酒业名优酒技改项目、白云边改扩建项目、劲酒公司15万吨保健酒项目,湖北劲牛牧业5万吨奶制品项目、武汉友芝友1100吨鲜奶产业化基地项目、武汉娃哈哈、稻花香茶饮料项目、汇源钟祥果汁加工项目、喜之郎钟祥鲜果冻、奶茶项目;湖北凤池、湖北新美香、武汉汉味鲜、湖北爱斯曼等果蔬深加工项目;采花毛尖茶叶基地项目,安琪1000吨新型生物酶制剂项目,武汉劲宝调料工业园项目,湖北尝香思调味品、豆制品项目;武汉冠利达方便热干面生产基地,湖北广源食品米饼项目,湖北任森12万吨马铃薯项目。7、纺织工业。加快壮大产业规模,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巩固提升棉纺织行业优势,打造提升服装品牌,努力促进服装用、家用、产业用三大类产品的协调发展,提升行业全国位次;加快印染基地建设,着力解决产业“瓶颈”制约,完善产业链;加快嵌入式短流程纺纱等重大科技成果的系统推广应用,着力提升产业层次,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棉纺织。大力推广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紧密纺等新型纺纱技术和新型织造技术、电子提花技术,实施以提高“三无一精”(无卷、无接头纱、无梭布、精梳纱)比重为主的技术改造,积极发展各种新型纤维纱线、功能纤维纱线、高档色纺纱线和符合生态、资源综合利用与环保要求的特种纤维纱线,大力发展紧密纺,支持发展苎麻纺织和茧丝绸业,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支持际华三五四二、孝棉等龙头企业做强做大。

  ——印染。立足湖北优质坯布的加工增值和面料需求的紧密配套,提高印染及后整理加工能力,引导印染企业向园区集中,推行节能降耗,强化环境保护;加快建设荆州印染工业园,支持襄阳、团风、汉川等地发展印染业。

  ——服装。按照“强化特色、壮大优势、培育名牌、提高档次、突破辅料、开拓市场”的思路,提高产品设计能力,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和整体竞争力,重点发展西服、男女时装、高档色织衬衫、系列牛仔服装、职业装和高档针织内衣、休闲装七大类产品,重点培育美尔雅、美岛、多佳、爱帝、佐尔美、太和、猫人等品牌龙头企业。

  ——化纤。依托武汉80万吨乙烯工程,积极发展下游涤纶化纤项目,提高差别化纤维开发能力,加强涤纶、粘胶差别化、功能化纤维产品研发,发展医疗卫生用纤维,鼓励新型纤维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提高新型纤维产业化比例;鼓励芳纶、溶剂法纤维素纤维、超高强聚乙烯纤维和聚乳酸纤维等新型纤维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家用及产业用纺织品。加快家用和产业用纺织品的开发和应用,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品档次,提高产业聚集度。大力发展各类装饰、汽车、家用、医疗卫生、环保等产业用纺织品和无纺布制品。重点支持襄阳、武汉等发展家用、室内装饰及汽车用纺织品,支持仙桃、黄冈、咸宁、荆门等发展无纺布及医疗卫生用纺织品。

  专栏9

  重点建设三五四二、三五零九、孝棉、裕波等工业园项目;荆州印染工业园以及襄阳、团风、汉川等印染项目;黄石美尔雅、美岛,鄂州多佳,武汉爱帝、猫人,世城职业服饰、荆州红叶、潜江亚利和荆门李宁工业园项目;宜昌新丰、湖北化纤、博拉经纬等企业扩能改造项目;咸宁洁丽雅、监利玉纱、际华三五四二、裕大华、裕波提升改造项目;稳健集团、枝江奥美、仙桃立新等特色产业用布项目。8、建材工业。鼓励利用现有日产2000吨及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窑炉处置工业废弃物、城市污泥和生活垃圾的技术改造,发展优质绿色环保新型装修装饰材料、新型墙体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支持规模效益明显、发展势头强劲、品牌影响力广泛的优势骨干企业跨行业、跨地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高建材产业集中度;积极扶持一批产业链完整、特色鲜明、主业突出的建材产业集群和园区发展壮大。

  ——水泥。坚持结构调整、等量淘汰、适度有序发展的原则,以建筑工程部品化为发展方向,提升水泥制品的功能和档次,不断拓展水泥制品应用的新领域。支持华新水泥、葛洲坝水泥、湖北亚东水泥跨区域、跨所有制、跨行业兼并重组,进一步做大水泥工业,积极推广余热发电和固体废弃物利用技术,提高能源、资源、环境对水泥工业的承载力。

  ——平板玻璃。支持三峡新材、长利玻璃做大做强,积极推进原片玻璃产业向建筑节能、汽车工业、电子信息、新能源产业延伸,大力发展中空玻璃、超薄超厚超大玻璃、镀膜玻璃、导电玻璃、微晶玻璃、太阳能玻璃以及超白压延、超白浮法等材料复合、功能复合的玻璃制品和汽车玻璃;全面普及浮法玻璃生产线余热发电技术和“逐级澄清”、富氧燃烧、全氧燃烧节能技术,全面提升湖北平板玻璃工业核心竞争力和国内外市场占有率。

  ——建筑卫生陶瓷和墙体材料。充分发挥当阳、宜都、蕲春3个陶瓷工业园的区位优势和集聚效应,积极推广陶瓷工业原料制备大型自动化连续技术、低温快速烧成技术以及窑炉余热发电技术;以建筑节能为重点,大力支持武汉、宜昌、十堰等地发展具有保温隔热性能、防水、防火、耐久、环保的新型墙材和多功能屋面系统;推广墙材生产对低品位能源、可燃废弃物、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促进墙材工业规模化、集约化、集团化发展。

  专栏10

  重点建设华新、葛洲坝、亚东等水泥提升改造项目;三峡新材、武汉长利节能、浮法玻璃项目,武汉嘉能新型墙体材料、湖北国创新型筑路材料项目;宜昌当阳、湖北九峰、宜昌首佳陶瓷及外墙材料项目。9、医药工业。以武汉、宜昌、黄冈等地化学原料药、生物制药、中药三大特色产业集群为基础,以武汉国家生物医药基地建设为突破,以武汉生物制品所、东阳光、马应龙、广济药业、武汉人福等骨干企业为龙头,以新医药制剂、生物工程制药为优先发展方向,提升现代医药商业物流发展水平,加快医药研发平台建设步伐,加大中药材基地建设力度,积极发展医药制剂、特色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生物疫苗、诊断试剂、现代中药、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医药外包服务,大力开发抗肿瘤、心血管类、降压降糖降脂和保健类系列药物,支持企业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和技术改造,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规模经营,医药工业经济总量快速提升,力争使我省成为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生物及新医药产业基地。

  专栏11

  重点建设武汉生物医药城项目,宜昌人福、东阳光产业园项目,黄冈李时珍产业园项目,十堰武当医药产业园项目,葛店医药产业园项目,大别山地道药材基地项目。10、有色工业。深化中国有色矿业集团与大冶有色的合作,围绕千亿元产业发展目标,在控制铜铝冶炼能力和淘汰落后的同时,壮大优势骨干企业集团,合理开发省内优势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加强再生金属回收利用,壮大“城市矿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加快延伸有色金属加工产业链,做强铜铝产品精深加工产业。

  专栏12

  重点建设大冶有色低品位矿综合利用、稀贵金属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大冶有色铜精深加工、长江铝业铝深加工、宜昌德凌10万吨铜材深加工、宜都东阳光化成箔、谷城“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等项目,长江镍业8万吨镍铁项目。(二)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准确把握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湖北科技和产业优势,瞄准产业前沿,以市场重大需求为导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节能环保等支柱产业,大力培育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先导性新兴产业,构建新的增长极。

  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突破为契机,加快超高速率、超大容量、超长距离光通信设备的研发和应用,重点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和网络设备、下一代互联网、光纤宽带接入设备,培育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核心基础产业;加强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关键设备、关键软件、业务应用的研发和产业化,重点发展物联网,推进武汉智慧城市试点,围绕宽带化信息网络设施建设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迫切要求,重点支持烽火科技、理工光科、武汉凡谷、华工图像等的培育和壮大,发展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及高效能计算、物联网、智能传感、信息安全等新兴产业集群。

  新能源。依托核电项目建设和中核集团、719所、武汉重工等重点企业,带动核电装备制造和服务产业发展,逐步形成核电研发设计、装备制造、工程建设与运行维护等完整的核电产业链;围绕非晶硅薄膜和多晶硅两大发展方向,支持中国兵装武汉光伏基地和中国兵器襄阳光伏研发中心建设,支持南玻、齐星、珈伟、日新、追日新能源等围绕太阳能开展多晶硅技术开发和应用,加快发展高效率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和光伏发电系统与配套产品;支持凯迪电力等企业开展生物质焚烧发电设备的研发和生产,有序发展秸杆焚烧、垃圾焚烧发电和沼气发电;围绕风电厂建设,支持武汉等发展风能发电装备。

  新能源汽车。依托东风汽车公司和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的产业和科研优势,加快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支持东风日产建设纯电动汽车研发基地,支持襄阳建立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综合示范区,重点培育东风公司、青山电机、宇清电动车、武汉银泰、能一郎、奥赛等企业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以及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等新能源汽车核心关键部件,完善配套体系建设。

  高端装备制造。依托重点工程和华中数控、中航精机、武汉航空仪表、武汉重型、三环锻压、凯迪电力、江汉四机、武船重工、武桥重工、金鹰轨道交通等企业,优先发展核心关键部件和基础制造工艺,加快推进新能源、高档数控机床、高档激光加工设备,船舶数字化制造、海洋工程装备、航空航天装备、现代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化仪器仪表、精准农业机械、电子专业设备以及重大的节能环保装备等重大技术装备的自主化和本土化。重点支持大型成套装备制造企业发展工程总承包,系统集成,促进制造业向技术自主化、制造柔性和精益化、设备成套化、服务网络化方面发展。

  节能环保。着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加快高效节能装备和机电产品的推广应用,积极开展节能环保服务,重点支持国网电力、国测科技、追日电气、武汉锅炉等高压变频器、软启动、智能电网、节能锅炉、窑炉等装备的研发和生产;积极利用水、烟、气处理成套设备及城市水体生态修复技术,鼓励凯迪电力、中科水生、武汉科梦等采用BOT等模式开展污水处理、烟气脱硫、烟气除尘总承包;支持工业生产循环利用,积极关注CCS技术等新技术商业化应用,培植低碳产业;围绕“城市矿产”工程,重点鼓励、扶持格林美等开展电子废弃物回收和综合利用,大力推进汽车、机床、工程机械、矿山机械等再制造,发展废旧汽车、家电、机电设备等产品中钢铁、有色金属、塑料等的高效智能破碎、分选设备。

  新材料。大力支持晶丰电子、鼎龙化学、湖北国创、四海化工等发展微电子与光电子、新型显示、新能源等所需的关键材料以及高品质特殊钢、高性能复合材料、特种功能材料、纳米材料、特种合成橡胶、改性高分子材料等化工新材料及新型建筑材料;加快信息、生物、航空航天产业和重大工程关键新材料的研制和产业化,初步形成具备一定自主创新能力、较大规模、特色鲜明的新材料产业体系。

  生物。积极支持中科院病毒所、武大、华中科大、华农、武汉生物所、湖北医药院等高校院所与东阳光药业、广济药业、华中药业、武汉海特、武汉启瑞、武汉爱民等重点骨干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推进生物疫苗与诊断试剂的开发和产业化,围绕抗感染药物、抗病毒药物、麻醉药物等进一步壮大化学创新药、原料药和中间体产业规模,促进生物医药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创新药、原料药和中间体等的发展;加快生物育种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生物育种创新能力,推进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兽药及生物饲料等绿色农用生物产品的发展和推广应用;加强生物农业、生物医学工程、能源植物及生物质能源开发、生物修复、生态治理等新兴产业研究开发与应用。

  专栏13

  重点建设邮科院下一代移动通信项目,武汉新芯国际12英寸65纳米芯片项目,武汉天马第4  5TFT-LCD面板项目,华为光电子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理工光科光纤传感基地项目,凡谷电子移动通信天馈系统射频器件项目等;南玻多晶硅项目,珈伟、日新太阳能组件项目;东风电动汽车项目,宇清电动车,银泰、国通青扬、能一郎、奥赛电池项目;武汉核电装备基地项目,武汉风电装备基地项目,中国兵装武汉光伏基地,中国兵器襄阳光伏研发中心,追日光伏发电及电动汽车智能充电项目;万洲电气软启动、智能电网项目;凯迪电力烟气脱硫成套装备项目;华农、武汉生物所生物工程项目;武汉鼎龙、国创、四海化工、奥捷等新材料基地项目。(三)加快推进技术改造和调整升级。

  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和工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四大转型”,即向创新驱动型、绿色经济型、智能融合型、生产服务型经济转型,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切实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技术改造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工业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十二五”期间,要在发展理念、政策、措施、保障制度等方面把技术改造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以节能降耗、增加品种、提升质量、清洁生产、“两化”融合和安全生产为重点,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紧组织实施重大技改示范工程,集中力量抓好一批投资强度大,对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与主导产业优势发挥具有突破带动作用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提升改造重大项目,推动我省工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跃上一个新台阶。

  二是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先进产能比重。重点抓好小钢铁、小水泥、小造纸等15个行业落后产能的淘汰,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科技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有利于落后产能退出的市场环境、政策导向和长效机制,严格行业准入,进一步提高重化工行业在能耗、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准入门槛,严格执行总量控制,引导促进落后产能加快退出,为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发展腾出环境空间和市场空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绿色发展。

  三是积极推进兼并重组。围绕钢铁、有色、化工、水泥、汽车等规模经济效益领域的重点产业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加强政策引导,着力消除制约企业兼并重组的体制性障碍。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资产为纽带,以品牌为依托,引导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参股、控股等方式推进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努力优化产业组织结构。

  (四)着力提高创新能力和质量品牌。

  坚持把技术创新作为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推动工业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一是推动企业创新主体建设。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构建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和载体;推进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促进企业创新主体的形成,使企业成为创新投入的主体、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二是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的作用,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引导和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服务、金融机构形成“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多元化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三是加强服务平台建设。加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建立一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中心,推动共性技术研究及成果应用;积极开展产学研对接,扩大中国·湖北产学研合作项目洽谈会的影响和实效。四是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推进一批重点企业尽快形成若干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五是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激励政策,实施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建立促进技术创新的人才支撑体系。

  加强产品质量建设,是开拓市场、拉动消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着力建设两个体系:即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协会作用,推动企业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诚信体系。抓好四个重点:一是抓品种开发。细分市场、找准定位,鼓励企业生产适销对路、引导消费的产品,更好地满足各类消费者的需求。二是抓质量提升。通过提高产品的实物质量,提升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实用性。三是抓品牌创建,提高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含量,提升品牌的社会公认度,争创名牌产品。四是抓服务改善,包括售前、售后服务。通过大力实施精品名牌工程,不断提升湖北工业产品的市场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五)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围绕企业、行业、区域层面选准切入点,组织实施“两化”融合试点。从企业研发设计、过程控制、企业管理、物流库存、人力资源开发等环节入手,推进工业技术研发信息化和产品数字化、生产过程自动化、企业管理信息化,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抓好企业信息化试点示范,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工程。深入推进信息技术行业应用,为各行业信息化改造和优化升级提供关键技术和整体解决方案。在钢铁、石化、医药等流程性行业以制造执行系统、在线监测和分析系统等为重点加大数字化、自动化技术改造,在装备制造、汽车、船舶等离散性行业以并行协同设计系统、快速可重构制造系统等重点普及推广精益生产、敏捷制造、网络制造等先进生产方式,加快实施专项改造,不断提高自动化、柔性化、智能化、网络化水平。通过试点、示范,努力使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达到先进水平。建立健全“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积极探索以“两化”融合为特征的产业发展模式,不断提高区域、产业、企业信息化水平。

  (六)促进节约、清洁、安全发展。

  大力推进绿色发展,走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本质安全度高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一是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围绕工业生产源头、过程和产品,加快淘汰电力、钢铁、建材、造纸等高能耗行业和企业落后工艺、技术、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重点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技术、设备、产品的推广与应用,严格节能评估审查制度,抓好节能技术改造,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推进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示范项目建设,加强钢铁、有色等重点用能行业能效对标管理,严格能效、物耗等准入门槛;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节能管理,开展节能评估审查,推动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二是促进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以高能耗、高污染和涉重金属行业为重点,开展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推动企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提升新建项目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装备水平;把减排和治污紧密结合起来,组织实施钢铁行业烧结烟气脱硫实施方案,推进非发电领域二氧化硫减排,降低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大气物排放量,切实加强铅、汞、镉、铬、砷等重金属的污染防治。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再制造产业。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在钢铁、有色、化工、建材、能源等相关行业,促进企业间资源共享、废物互为利用;在各类园区内,通过上下游产业联合、优化整合,实现区域内物质循环利用、废物综合利用;加强废旧金属、废旧电子、废纸(电池、塑料、橡胶)产品等回收利用,发展再生资源产业;以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大型工业设备、机电产品及其关键零部件为重点,实施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促进再制造产业规模、规范发展。四是提高工业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加强重点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提升安全生产准入条件,将不符合安全生产标准、危及安全生产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予以强制性淘汰;加大对石化化工、冶金等高危行业企业重组力度,加强石化、化工行业外部安全防护和事故隐患治理;加强安全生产专用设备的研发制造和推广应用,加快安全生产关键技术装备的升级换代;大力发展安全技术和装备产业,推进工业技术和装备本质安全性的提高。

  (七)着力推进产业集约、集聚发展。

  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实行差异化的产业政策,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和资源优势,引导产业合理有序转移,实现错位发展。重点抓好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襄阳高新技术开发区、宜昌高新技术开发区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建设,引导产业向开发区和园区聚集。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用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加快培育和壮大一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推动园区建设上规模,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生产、服务、基础设施配套功能完备的园区产业生态体系。进一步突出发展重点,高起点搞好园区规划,突出产业特色和产业定位,合理确定园区空间布局、功能配套等,提升园区产业发展承载能力,打造工业聚集发展的有效平台和载体。依托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和龙头企业,扩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发展特色鲜明、集中度高、关联性强、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解决集群发展薄弱环节,重点扶持60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发展,打造一批百亿元和千亿元产业集群与产业基地。

  (八)推动大企业和小企业协调发展。

  坚持开展规模经济培育活动,着力发展大企业大集团,鼓励和支持优势骨干企业以资本为纽带、以品牌为依托开展多种形式的兼并重组,加快形成一批技术先进、核心竞争力强、主业优势明显的大企业、大集团;力争5年内形成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企业3家、过500亿元的企业10家、过100亿元的企业50家、过亿元的企业3000家;充分发挥大企业大集团在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中的骨干作用,引导大企业发展业务外包;支持非公有企业通过并购和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的改制和重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进一步完善大企业联系与服务机制,深入推进大企业直通车服务,改善发展环境,帮助企业做大做强。深入推进“成长工程”。围绕一批小企业成长为规模以上企业,一批规模以上中小企业成长为行业龙头企业,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小进规”工作目标考核。推动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配”的路子,培育中小企业龙头,着力使一批企业成为全省行业龙头和“旗舰”;鼓励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多种方式开展经济技术合作,提高大中小企业间协作配套水平;引导中小企业加强管理,强化营销和风险管理,完善治理结构,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推进管理创新,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通过财政资金支持、引导社会投资等多种方式,支持中小企业投融资(担保、技术)等公共服务平台、小企业创业基地、中小企业信息网建设,完善服务设施、增强服务功能;积极培育各级中小企业综合服务机构,构建不同层次服务机构纵向贯通、不同类型服务机构横向联系的服务网络。建立中小企业服务基本规范,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服务能力提升机制和服务效果评估激励机制,增强服务体系的运营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九)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按照“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面向工业生产的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工业设计与研发、信息化集成、专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推进服务型制造,不断提升对工业转型升级的服务支撑能力。大力推进地方金融保险机构建设,提高金融管理水平,提升金融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鼓励制造企业开展设计业务外包,与设计企业开展多种形式合作,扩大工业设计服务市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及平台,培育发展一批具备较强竞争力的专业化研发服务机构,开展面向生产过程的分析检测服务和知识产权服务。鼓励工业企业加快物流业务整合、分离和外包,推进重点行业电子商务平台与物流信息化集成发展;支持3G3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机器到机器(M2M)、射频识别(RFID)等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在制造业物流领域的创新和应用;加快信用、认证、标准、支持和物流平台建设,完善电子商务发展的支撑环境。大力发展网络化、全链条的信息传输、信息技术、信息内容等服务业;引导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向产业链前后端延伸,推动咨询设计、集成实施、运行维护、测试评估、数据处理与运营服务等业务向高端化发展;鼓励发展信息技术外包服务(ITO)、技术性业务流程外包服务(BOP)和知识流程外包服务(KPO),扩大服务对象和服务能力。加快发展合同能源管理、清洁生产审核、绿色产品(包括节能产品、环保装备)认证评估、环境投资及风险评估等专业性服务;推动节能、合同能源管理、污染治理、安全生产等服务机构提供诊断、技术咨询、设计、融资(租赁)、建设(改造)、运行、人才培训等一条龙的专业服务。鼓励制造业企业从提供设备向提供设计、承接项目、实施工程、项目控制、设施维护和管理运营等一体化服务转变,围绕产品功能拓展,发展故障诊断、远程咨询、专业维修、在线商店、位置服务等新型服务形态;推动制造企业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发展社会化专业服务,提高专业服务在产品价值中的比重;引导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实现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型,不断推动产业高质、高端、高效发展。

  (十)大力实施开放先导战略。

  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抢抓国际资本及沿海产业转移的机遇,突破性开展招商引资,高起点承接资本及产业转移。加大拓展外需力度,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出口新优势,扩大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促进组装加工企业升级改造,延长加工贸易增值链,推动加工贸易从组装加工向研发、设计、核心部件制造、物流等高附加值环节升级;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和原材料及资源类产品出口。以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积极引导和鼓励境内外跨国公司和知名企业在我省投资建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制造中心、采购中心和营销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努力建设一批生产制造基地和服务外包基地;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合作,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外资项目;利用国内市场优势、资源优势和智力资本优势,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更好地利用全球科技成果和智力资源,努力掌握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大力推广“以民引外”等利用外资新模式,积极引进外资和内资重大项目,努力承接境外和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要素、市场要素和管理要素的转移;积极推进湖北与中央企业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鼓励企业与跨国公司开展合作,深度参与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合作。按照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决策的原则,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有序开展境外投资合作;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境外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合作,建立长期稳定多元化、多渠道的资源安全供应体系;支持企业在科技资源密集的国家(地区)设立研发中心,与境外研发机构和创新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合作;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开展跨国并购和绿地投资,在全球范围开展资源配置和价值链组合。

  四、保障措施

  (一)坚持“工业第一”的发展理念。

  深入解放思想,创新体制机制,加大资源的倾斜力度,以非常之策、非常之举,加大“工业第一”的力度,体现“工业第一”的地位,强化“工业第一”的理念,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兴省”战略,坚持把工业优先作为核心战略,把工业经济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和首要支撑,牢牢扭住新型工业化这个经济工作的“牛鼻子”,牢固树立“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理念,特别是“工业第一”的理念,聚精会神抓发展,把抓发展的主要精力向工业集中,保障发展的资源向工业汇集,促进发展的政策向工业倾斜,推动工业做大、做实、做强,努力实现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的跨越。

  (二)加大对工业投入。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导向,按照谋划十年、规划五年、突破三年的要求,大力推进项目储备库建设,建立省、市、县和产业园区各级项目储备库体系,常年筛选、滚动储备。强化项目落地的工作力度,对符合我省工业发展规划及规划环评的项目,在项目的核准或备案、用地、环评、规划及节能评估等手续办理上一律开设快捷通道,对涉及多个部门的审批事项,实行统一受理、提前介入、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协调机制,同步协调重大项目建设所必须的供电、供水、用地、交通等基础设施及条件的规划和建设,保证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及建成后经济社会效益的发挥。

  (三)加强政策扶持与引导。

  健全完善有利于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措施,加大对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引导和推动力度。研究制定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增长的产业政策体系,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加快形成产业政策与财税、信贷、土地、环保、安全等政策配合的实施机制。加大对兼并重组、淘汰落后、节能减排的政策支持,加大对自主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深化改革,积极鼓励、引导和规范民间资本和外商投资。加大对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推动建立技术改造的长效机制。

  (四)完善煤电要素保障机制。

  加强煤电保障长效机制建设,建立以企业主体,政府为主导,供需双方共赢的煤电保障长效机制。积极拓展煤源,建立与煤炭资源大省的战略合作联盟,在巩固传统煤源基地的同时,努力开拓陕西、内蒙等新的煤源基地,形成稳固的煤电资源渠道。加强储煤能力建设,建立火电企业、煤炭经营企业相结合的多层次储煤体系。大力推进电煤战略装车点建设,推动火电企业、煤炭经营企业与铁路运输部门联合,共同建立战略装车点,保障电煤运输。利用长江水道,开拓水运电煤资源。改善我省能源供给结构,减轻电煤供应压力。

  (五)健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按照“政府扶持中介、中介服务企业”的原则,着力建设以政府服务为引导、公益性服务为基础、商业性服务为支撑的公共服务体系和服务平台。形成创业辅导、融资担保、人才培训、技术创新、信用评价、信息咨询、法律维权、协会商会等八大服务平台;在全省培育一批受企业欢迎的服务示范单位,打造一批有特色的品牌服务产品,培养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化服务队伍,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服务。

  (六)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

  坚持把改善发展环境作为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抓手,努力营造安全稳定的法制环境,高效快捷的政务环境,开明开放的政策环境,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共生融合的产业环境,建立有效的要素协调应急保障机制。加大企业治乱减负工作力度,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不断完善各种服务体系,搭建各类服务平台,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积极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其在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大力营造工业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为湖北工业实现由大到强的跨越提供支撑保障。

  (七)规划实施机制。

  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控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保障规划顺利实施。一是形成推进规划实施的合力。建立规划实施协调机制,科学高效组织实施;加强部门间的信息沟通与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强规划宣传,增强社会参与度。二是推动规划任务落实。要按照规划目标逐步落实,同时加强跟踪监测和信息发布,切实发挥规划的导向作用。三是加强工业行业管理。进一步强化行业管理部门在制定和实施行业规划、政策和标准等方面的职能,加强经济运行分析研判,强化行业信息统计和信息发布,建立产业安全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和联动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在行业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四是加强规划实施的动态评估和调整。建立规划实施的动态评估机制,对规划实施的阶段成果实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和反馈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适时对规划内容进行调整。不断完善和优化规划实施手段,促进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网站首页   平台简介   服务范围   合作伙伴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湖北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徐东大街338号中小企业服务大楼3楼 邮箱:Smehub@163.com

邮编:430077  鄂ICP备13003460号-3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