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信息中心

发布日期:2012-01-30 查看次数:21524 次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现将《湖北省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二年一月三十日

湖北省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十二五”规划

  为加快全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工业整体竞争力,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根据《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工业发展回顾和“十二五”形势分析

  (一)“十一五”工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既是我省工业努力探索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也是工业发展经历重大考验的关键时期。我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特别是近三年,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冲击,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取得显著成效,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1.产业规模总量明显扩大。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6136.5亿元,实现利润1668.6亿元,上缴税金1281.5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3.06倍、4.49倍、3.6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31%提高到38.8%。“十一五”期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0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9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由2005年的166.1点提高到264.9点,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强力推进“千亿元产业计划”,优势支柱产业不断壮大,电子信息、钢铁、汽车、石化、装备制造、食品、纺织和建材等八个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相继突破千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2005年的65.4%上升到77%。

  2.工业结构不断升级。2010年,我省三次产业比重为13.6∶49.1∶37.3,第二产业比重比2005年提高6个百分点;轻重工业增加值比达到30.1∶69.9,轻工业比重比2005年提高2.8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率达到29.5%;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26.7%提高到27.7%;重工业中机电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38.9%提高到39.8%。一批重点产品迈上新台阶,汽车产销双超百万辆大关,海洋钻采及钻修设备、制冷压缩机、工程胶黏剂、达菲、磷复肥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首位;船用低速柴油机、超重型数控机床、数控激光切割机、烟气脱硫脱硝设备、污(废)水处理设备、大型碱回收锅炉等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企业组织结构趋向优化。工业企业数量大幅增长,平均规模显著提升。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16106家,比2005年净增9293家,平均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3亿元,是2005年的1.7倍。大企业地位进一步提升,主营业务收入超过百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20家,比2005年增加18家。武钢集团公司重组鄂钢、柳钢和昆钢股份,年产钢能力达到近4000万吨。东风汽车公司扩大跨国公司合资合作,形成了年产汽车300万辆的规模。宜化集团通过收购、控股鄂尔多斯联合化工、乌拉山化肥等企业,加快在西部资源优势地区扩张,化肥总产能从300万吨提升到1200万吨,跃居全国首位。

  4.市场主体蓬勃发展。“十一五”时期,50户国有大型企业基本完成企业改制,100户国有骨干企业民营化改制全部完成。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829家,比2005年减少229家,共实现增加值2513亿元,是2005年的2.4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非公有制企业由2005年的5755家增加到15277家,共实现增加值3623.5亿元,是2005年的3.8倍,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9%,已经成为推动全省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品牌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全省已有中国驰名商标63个,居全国第12位。

  5.产业集聚化程度逐步提高。以汽车、钢铁、石化等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一核四带”现代制造业聚集区基本形成。2010年,全省国家级开发区达到7个,省级开发区达到124个,共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68.1亿元,占全省的比重提高到69.6%;已形成67个重要成长型产业集群,东湖生物医药、随州专用汽车、荆州石油机械等产业集群在全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东湖高新·光电、宜昌磷化工和仙桃无纺布产业集群先后入选全国百佳产业集群。

  6.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到2010年底,全省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机构达到418个,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分别达到31家和4家,省级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达到253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鄂设立技术研发中心10余家。“十一五”期间,全省企业专利申请量48834件、授权量21557件,分别占申请总量和授权总量的43.75%和44.5%。取向硅钢、东风猛士越野车、嵌入式纺纱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7.节能减排成效突出。淘汰和抑制落后产能取得新进展,节能减排专项治理成效显著。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为2.09吨标准煤/万元,比2005年下降40.64%;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17.55%,工业化学需氧量比2005年下降6.51%,为我省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作出了突出贡献。

  “十一五”以来,我省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工业化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加快工业发展、扩大规模总量的任务十分紧迫;工业结构不尽合理,传统产业比重较高;产业层次普遍偏低,不少行业总体上处于产业链中低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高能耗行业比重偏高,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大等。

   (二)“十二五”面临的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我省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加速发展和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重要时期,工业结构升级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任务艰巨紧迫。从外部发展环境看,全球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实施“再工业化”,加快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环保、生命科学等领域发展,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增加了我国工业整体升级的压力。从内部发展环境看,我省传统的低成本劳动力优势逐步削弱,生产要素价格上涨明显,“低成本竞争”优势正逐步面临挑战;支撑我省经济发展的重化工业体系将受到资源短缺和价格上升的严重冲击,资源环境约束持续加大,建设“两型”社会和应对气候变化将面临新挑战,我省工业发展将承受更大的节能减排压力。但从宏观环境、政策环境和基础条件看,“十二五”期间我省工业结构调整升级面临良好机遇。

  1.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主要发达国家在国际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市场需求、供给结构和贸易结构都面临深度调整,经济复苏需要较长的过程,客观上为我国加快结构调整、缩短与发达国家差距提供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同时,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有利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推动企业技术升级,为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全球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将有利于我省发挥比较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参与国际分工;有利于我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要素配置;有利于我省发挥科技优势,加强自主创新,加快技术改造,推进节能减排,促进产业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

  2.政策环境提供有力支撑。国家着力扩大内需,培育消费热点;继续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和发展环境;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就业渠道等。特别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深入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荆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将有利于我省加快构建“四基地一枢纽”,在调整中加速发展、在升级中拓展空间。同时,国家在推动创新发展、建设“两型”社会等方面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有利于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高效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增强发展后劲。

  3.内需增长提供强大动力。2010年,我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967.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7906元,已经进入消费结构升级和城镇化加速推进时期,内生增长力量强、内需潜力大。实施扩大内需政策,将带动工业产品需求持续增长,为产业升级释放更多空间。同时,推进传统制造业提升改造,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有利于增加对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的中间需求,不断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扩大社会总需求规模,从而进一步增强产业升级的动力,形成良性循环。

  4.产业升级的基础日益雄厚。我省位于“两纵两横”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和接合部,交通、通信发达,对中部市场和内陆市场辐射力强。“十一五”以来,我省产业配套条件继续优化,产业集聚效应显现,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能源、交通等工业发展瓶颈制约缓解,资本供给充裕程度进一步提高,劳动力总量保持相对稳定,具备了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有利条件。同时,全省上下牢固树立工业强省的理念,推动工业发展的合力进一步增强,形成了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良好氛围。

  二、“十二五”全省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打造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为总目标,深入实施“两圈一带”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结构升级促进规模壮大,以增量优化带动存量调整,推动工业发展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由高投入、高排放向高效益、低排放转变,由以价格为主的单一竞争向质量、品牌、服务综合竞争转变,由原材料工业为主向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原材料工业协调发展转变,把湖北建设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为全省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

  至“十二五”期末,主要预期目标如下:

  1.规模总量跃上新台阶。全省工业增加值比“十一五”期末翻一番,力争达到15000亿元,年均增长17%以上,新增2-3个工业增加值过千亿元的市。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比“十一五”期末翻一番,汽车、石化、装备制造、钢铁、电子信息、食品等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过五千亿元,新增有色金属、医药、船舶、钒钛等四个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元。

  2.自主创新达到新水平。大中型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到1.5%左右,国家认定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共达到10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达到45家,万名就业人员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件以上,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5%。

  3.产业升级呈现新格局。轻重工业发展更加协调,比重调整到35∶65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过万亿元。工业增加值率比“十一五”期末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32%左右。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45%左右,企业信息化程度明显提高。

  4.产业竞争能力形成新优势。培育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新增3-5家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元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达到50家;新增规模以上企业5000家以上,形成一大批“专、精、特、新、配”中小企业。形成10个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元、市场优势和区域特色明显的产业集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导产品采用国际标准率达到85%以上,可比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重点工业产品的品牌影响和竞争力明显提高,工业产品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3%左右,培育100个国家级品牌和驰名商标。

  5.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碳排放强度均比“十一五”期末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十一五”期末降低30%。

  专栏1“十二五”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主要指标序号发展指标单位2010年

  实际值2015年规划目标年均增长(%)1工业增加值亿元6726  515000172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21151  642000153国家认定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个715-4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个3145-5万名就业人员发明专利拥有量个1  52-6新产品产值率%1015-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

   专栏2千亿元产业接续计划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以高新技术应用和打通产业链关键环节为着力点,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挖掘发展潜力,在现有8个千亿元产业的基础上,培育新增有色金属、医药、船舶和钒钛等4个新千亿元产业。(三)主要任务。

  1.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围绕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这个中心环节,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着力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引领和支撑,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我省工业经济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发展的轨道。一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重点技术开发,攻克一批传统产业升级的关键技术,掌握一批核心前沿技术,每年推广应用100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引领产业发展的重大新产品。二是促进传统产业的能级提升。运用电子信息、现代生物、新材料、高效节能及新型环保等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机械、化工、纺织、轻工食品、建筑建材等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的生产工艺、产业形态、产品性能发生重大革新,促使传统制造业向高附加值制造业方向发展,增强传统产业的竞争能力。三是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力度。明确方向,选好重点,推动生物、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实施一批市场前景广阔、带动支撑作用强的重大应用示范工程项目,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加快壮大规模,形成新的支柱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产业跨越发展。四是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规、政策体系,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和企业创新人才,为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智力支撑。

  2.大力推进企业成长,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实施“市场主体增量行动”,进一步培育和促进工业行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更好地发挥其在工业转型升级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支持中小微型企业健康发展,构建合理配套的企业梯队,形成适合各行业技术经济特点和市场需求的企业组织结构。一是推进兼并重组。鼓励行业优势企业开展跨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进行强强联合和上下游一体化经营,促进各类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提高产业集中度、资源配置效率、规模效益和抗风险能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品牌、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千亿集团和百亿企业。二是实施“走出去”战略。走发展、合作、开放之路,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与跨国公司开展合资合作和技术交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做大做强。三是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努力打造有利于公平竞争的政策、金融环境,着力破解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要素制约,支持行业骨干企业通过技术指导、技术协作、投资、供应链管理等方式带动配套的中小企业发展,确保每年规模以上企业数稳步增长。

  3.大力推进产业集聚,优化产业布局。围绕全省工业总体发展格局,根据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特点,合理定位产业发展方向,完善区域内和跨区域的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式发展,形成以各类产业园区为基础,特色产业基地为支撑,优势产业相对集中、聚集发展的产业形态和空间格局。一是提高工业空间集聚度。加快产业园区建设,特别是要发挥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龙头辐射作用,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承载能力,为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的引进和培育提供空间载体,推动项目向园区投放、企业向园区集中、资源向园区汇聚,强化相关产业的空间整合,加快形成集中度高、关联度大的产业聚集区。二是加强产业集群建设。以特色产品和龙头企业为核心,促进产业链相关的企业集聚,形成100个特色鲜明、主业突出、产业链协同配套完善、龙头企业支撑力大、核心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三是发挥中心城市产业辐射牵引带动作用。强化武汉、襄阳、宜昌“一主两副”中心城市对区域产业的牵引作用,发挥区位、人才、资源等优势,在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等高端产业发展方面率先突破,壮大支柱产业,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促进传统产业向周边城市和小城镇转移集聚,在周边城市和小城镇形成与区域中心城市主导产业配套的加工、生产和制造板块。同时,大力推进襄阳、宜昌、十堰、荆州、荆门等老工业基地城市调整改造和黄石、潜江、大冶、钟祥、松滋等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加快城区企业的搬迁改造,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专栏3  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工程

  以培育区域性优势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集约化发展水平为目标,以8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21个省级开发区为主体,围绕各园区的主导产业、核心企业、名牌产品和特色资源,各自抓好1-3个产业特色明显、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产业集群建设,在全省范围内形成100个主营业务收入在50亿元以上的特色产业集群,前100名特色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总和占全省工业的比重提升到70%。4.强化项目带动,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围绕项目建设推动产业发展这个核心抓手,坚持高起点谋划、高质量推进、高标准要求,切实抓好项目谋划、引进、建设和服务,以大项目带动大投资、发展大产业,以持续有效的增量投入带动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增强发展后劲。一是谋划产业转型升级项目。积极对接国家产业规划,围绕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领域,策划实施一批高水平项目,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继续下大力气引进研发、设计、软件、营销、管理等产业链高端项目,推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工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二是抓完善产业体系配套项目。针对转型升级的关键瓶颈问题,引进一批市场前景好、对区域发展带动性强的产业项目,以项目促调整,鼓励企业围绕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新上一批产业链配套的大项目、终端项目,完善产业配套体系。三是抓招商引进项目。充分发挥企业的招商主体作用,以存量换增量,通过嫁接改造、合作重组等办法,吸引一批境内外投资项目。有针对性地选择与我省产业联系较为紧密的大企业,实行定向、定位、跟踪招商开展大企业、大项目“一对一”服务,坚持招商引资与招商选资并重,围绕优势资源、优势企业、优势产业,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等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强力实施战略性引进,不间断地策划和推出新项目,保证重大项目有效接续。四是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项目。选择国家级开发区和具备一定基础和条件的省级开发区,结合各地产业优势和配套基础,设立若干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积极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完善合作机制,优化投资环境,明确目标定位和发展方向,推动上下游产业配套发展。五是创新项目服务。强化服务发展意识,为项目引进、动建、投达产提供全方位服务,解决难点、重点问题,加快项目建设步伐,确保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见效。

  5.大力推进品牌战略,提升产业市场竞争力。围绕做响品牌、做强企业、做大产业的目标,建立较为完善的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机制,形成一批全国著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明显竞争优势的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打造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品牌,实现产业品牌化,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一是推进技术和质量标准体系建设。鼓励优势企业实行技术标准战略,积极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制订,促进技术标准战略与知识产权战略相互融合,鼓励将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转化为技术标准,实现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主导化;加强质量管理、计量检测、食品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质量管理、标准化、计量检测和质量信用体系和平台,大力推广应用国内外先进管理模式和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积极支持和鼓励企业贯彻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保证能力,夯实企业名牌的创建基础。二是加强品牌创建。以培育百亿级品牌企业、十亿级品牌产品为着力点,推进轻工、纺织、食品等行业创建自主品牌,培育壮大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加快推进传统产业品牌化。支持企业运用电子商务等新型商业模式开展品牌策划和宣传,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收购、兼并、参股国际品牌,提升企业、产品和区域地标的国内外知名度、美誉度,加快创建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和区域品牌。三是完善品牌保护机制。鼓励企业成立商标、商号、知名商品保护自律组织,积极发挥相关职能部门作用,形成企业自我保护、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三位一体、相互结合的保护体系,运用知识产权和专利保护制度,形成品牌保护合力。

  6.积极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围绕工业绿色发展模式,积极强化节能减排,推行清洁生产,扩大循环经济规模,促进工业低碳增长,努力以最少的资源能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促进工业经济可持续增长。一是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按照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分类指导和准入管理,狠抓重点企业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管理规定,强化用地审查、节能评估、环境影响评价,严格控制“两高”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继续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严控能耗污染增长源头。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支持开展“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产业园区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支持力度,支持循环经济技术开发、示范推广及能力建设,加快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不断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三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挥典型企业的示范引导作用,鼓励更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创建绿色企业。四是淘汰落后产能。继续开展淘汰落后产能行动,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装备。

  专栏4  产业间循环利用工程

  加强电力、钢铁、化工、建材等重点耗能产业之间的循环利用,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建设煤气回收发电、燃气-蒸汽循环发电、余热余压发电、干熄焦、蓄热式燃烧、热电化联产项目,积极推进钢铁企业与发电企业“共同火力”项目和钢铁企业煤气提氢供化工企业作为生产原料,大力开展磷石膏等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加快推广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协同处置城市污泥、生活垃圾和危险废弃物系统。三、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

  (一)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

  加快关键和共性技术研发突破,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加速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促进产业链向高端延伸,着力推进电子信息、汽车、石化化工、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高端化。

  1.电子信息产业。加强核心知识产权和系统集成能力建设,加快由加工装配向研发制造的转型。重点发展以下领域:

  ——新一代信息技术。巩固光传输、光器件领域的优势,加快电子元器件产品升级;加快通信交换设备产业的发展,重点发展以软交换技术为代表的通信系统与设备;加快发展以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系统与终端设备,加大对长期演进技术的研究开发力度,积极支持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产品的研发、制造和示范应用。加快发展新型显示产业,重点发展模组、显示终端和激光投影,加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三维、低温多晶硅、触摸屏、电子纸等前瞻性技术的研究开发。

  ——下一代网络。积极支持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关键设备、关键软件、业务应用的研发和产业化,引导现有网络向第六代互联网协议过渡。支持三网融合产品的研发制造和示范应用。推动物联网及相关产业发展,积极参与相关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工作,加快射频识别、二维条码、传感器、嵌入式器件、数据处理与计算、远程控制等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

  ——微电子与应用电子。重点加快通信系统专用集成电路、互联网协议网络及系统芯片、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芯片、数控系统专用控制芯片、数字电视芯片、嵌入式集成电路卡芯片等集成电路的研发和产业化。以大功率发光二极管芯片为核心,重点支持高亮度蓝光等芯片研发及制造,积极打造从外延片生产、芯片制备、封装测试到产品应用和工程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着力改善消费电子产品配套环境,进一步扩大台式电脑、数码相机、打印机、游戏机等消费电子主导产品产量,积极发展数字家庭、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围绕智能电网、功率模块、电力装置等领域,加快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电力电子装置产业化。

  ——软件和信息化服务。着力发展地球空间信息产业,构建涵盖航空航天数据获取、数据加工与处理、数据开发与提供、数据综合增值应用的地球空间信息数据规模化生产产业链。重点支持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国产数据库、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计算机通讯消费电子等优势软件产品,承接全球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打造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离岸服务外包交付中心。加快发展研发设计、多语信息、电子商务、数字内容、云计算等服务型产业。

  2.汽车产业。完善汽车自主研发体系,加快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进一步提升整车生产规模,优化整车产品结构,提高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配套能力和产业集中度,大力发展自主品牌乘用车和专用车。加快汽车服务发展步伐,形成汽车服务产业体系。重点发展以下领域:

  ——乘用车和商用车。大力支持东风汽车公司进一步扩大规模,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实现产品生态设计和绿色制造,以自主品牌为重点,着力发展低排放、低油耗、低价格和高性能的乘用车。加快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提高电动汽车生产规模和市场份额。大力开发生产重型载重车和微型车。到“十二五”期末,形成260万辆整车生产能力,其中乘用车160万辆。1  6升以下排量乘用车市场份额达到40%以上。

  ——专用车。支持武汉、孝感、随州、十堰等地重点发展工程施工、市政作业、国防建设、高速公路、机场、油田等特种专用汽车,形成专用汽车综合生产能力30万辆以上,将随州打造成为中国最大的专用汽车生产基地,培育3家以上具有较大规模和品牌影响力的专用汽车生产企业。

  ——关键零部件及总成。推进汽车关键零部件及总成产业向专业化、系列化、模块化方向发展,重点发展轿车零部件,突破性发展燃油喷射系统、节能发动机、自动变速箱等关键总成和安全气囊、防盗装置等高技术含量汽车零部件产品,形成高端化、全覆盖、多品种的汽车零部件配套体系,全面提高配套能力和水平,逐步实现与整车生产企业同步研发、同步生产、同步供货,积极融入全球采购体系。推广应用重量轻、可再生的新材料。加快开发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技术和工艺,推动国家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实现发动机再制造规模化。

  ——汽车服务。完善和创新汽车市场服务体系,努力打造“汽车研发—零部件生产—整车制造—汽车服务业”的完整产业链。高起点、高标准地发展集汽车展示、消费信贷、租赁、保险、技术培训、售后服务、报废回收、生产性物流、二手车交易和汽车文化于一体的汽车服务产业体系。加快建设电动汽车检测检验中心,大力推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

  专栏5  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及总成配套工程

  围绕东风乘用车、东风本田、神龙、东风日产、东风小康等重点企业,实施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规模化发展战略和关键零部件总成配套能力提升战略,建设东风襄阳旅行车有限公司年产1万台新能源客车改造、东风汽车股份公司新能源商用车、湖北国通青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生产、襄阳江山汽车变速箱有限责任公司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变速箱、襄阳宇清电动汽车有限公司电驱动机械式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及其控制系统等项目。到2015年,汽车零部件配套能力达到300万辆份,混合动力汽车保有量达到10万辆,具备纯电动汽车的产业化条件并形成5万辆的产销规模,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省乘用车产量的比重达到20%。3.石化化工产业。坚持炼化一体化、园区化和精细化的发展方向,积极推行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以乙烯下游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调整优化磷、盐化工结构。重点发展以下领域:

  ——石油化工。全力推进武汉80万吨乙烯工程、武汉石化和荆门石化油品质量升级改造以及乙烯下游产业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工程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三大材料产业链和有机精细化工。推动石油化工与磷、盐化工等优势产业的一体化发展,加强有机磷、有机氯和有机胺系列产品应用开发,延伸下游产业链。

  ——磷、盐化工。磷化工产业方面,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建设全国最大的磷化工及高浓度磷肥生产基地。加强中低品位磷矿采选及利用、窑法磷酸工业化生产和磷石膏、磷渣、黄磷尾气综合利用等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快推广硫酸生产余热回收等节能工艺技术,大力发展电子级磷酸及磷酸盐、磷酸铁锂等磷精细化工产品。盐化工产业方面,加快推广零极距离子膜电解槽生产烧碱工艺,大力发展耗碱耗氯系列产品,积极研发卤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

  ——精细化工。积极推广应用催化、分离、聚合物改性等精细化工技术,大力发展有机硅及下游产品、环保型涂料、纳米涂料、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高端染料和染料中间体、医药中间体、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高端工程类胶黏剂、表面活性剂、水处理剂、阻燃剂等精细化工产品。

  专栏6  乙烯下游产业链延伸工程

  围绕武汉80万吨乙烯工程,发挥磷、盐化工优势,促进石油化工与磷、盐化工的一体化发展,大力发展有机磷、有机氯、有机溴和有机胺产品,着力打造塑料、橡胶、化纤等三条合成材料产业链和芳烃、环氧乙烷、碳五、碳九等四条精细化工产业链,形成100万吨以上的化工原料、80万吨聚酯、60万吨工程塑料和10万吨合成橡胶生产能力,建成辐射中西部的石油化工基地。4.装备制造业。以装备制造业技术自主化、制造集约化、设备成套化、服务网络化为目标,以重型装备、智能装备为重点,增强研发设计、系统集成、成套供应和全程服务的能力,提高数字化、光机电一体化和成套化制造水平,推动装备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重点发展以下领域:

  ——数控成套装备。大力发展高速、精密、数控车床、磨床,大型立、卧式加工中心,复合加工机床,数控专用机床。开发数控系统,新型驱动电机及其控制单元,高精度电主轴及其伺服单元,数控回转工作台、大型交换工作台、精密滚珠丝杠副、新型气动液压件等功能部件,提升大型数控机床、大型薄板冷热连轧及涂镀层成套设备、数控系统等核心产品技术水平。完善增值服务体系,加强供应链管理,提升整机集成水平,完善数控成套装备产业链。

  ——节能环保装备。大力发展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装备,提升电站锅炉、碱回收锅炉、烟气脱硫设备等核心产品质量。重点研发高效节能电机、工业用节能窑炉、高效风机、高效传动系统、节能变压器、高压变频器、电机软启动、电网能量补偿等节能机电装备,以及热流计、照度计、量热仪等节能监测专用设备。以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生活垃圾处理、清洁能源、废弃物循环利用五个领域设备研发生产为重点,大力发展环保成套装备。支持省内具备资质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参与承接节能环保重点工程,不断提高节能环保工程总承包、总集成能力,提升按客户要求进行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和工程总承包服务水平,加快发展能源服务、能源监测、环境咨询、环境监测、清洁生产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

  ——工程机械。大力发展千吨级履带式起重机、大功率推土机、旋挖钻机以及盾构机等工程机械。促进挖掘机械、铲土运输机械、工程起重机械、机动工业车辆、压实及路面机械、桩工机械、水泥机械、混凝土机械、输送机械、钢筋及预应力机械、装修机械、凿岩机械、气动工具、线路机械、市政环卫机械、电梯及扶梯、工程机械专用零部件、水利施工灌溉机械和其他专用工程机械生产企业向“高、精、尖”方面发展,加强基础技术、关键配套零部件、特殊材料研发和大型设备自主生产。

  ——船舶。整合设计制造资源,在民用船舶领域推广船舶高技术,加快数字化造船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工作船、化学品船等特种船舶和江海直达船、长江标准船型、游艇等内河船舶。加快船舶配套产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甲板机械、舱室机械、中低速柴油机曲轴、大功率低速柴油机等船用配套产品,提高船用配套产品技术水平。鼓励省内大型船舶及配套企业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加快融入全球采购、制造、销售、研发体系。

  专栏7  船舶配套基地建设工程

  推进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特种工作船和桥梁钢结构,中国外运长航集团船舶重工青山船厂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和电力环保型油轮,武汉南华高速船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系列高速船,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甲板机械、舱室机械和焊接材料,宜昌船舶柴油机有限公司大功率低速柴油机,武汉重工铸锻有限责任公司中低速柴油机曲轴、大型低速柴油机曲轴等项目建设,形成2个以上中国驰名商标,主要配套产品生产能力分别达到船用中低速柴油机300万马力,大中型船用锚绞机3000台,克令吊500台,船用舵机350台,船用变频机100台,中速柴油机曲轴1000根,低速柴油机曲轴200根。(二)推进传统优势产业新型化。

  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提升信息化和节能减排水平,推进冶金、轻工、纺织、建材四大传统优势产业新型化。

  1.冶金工业。切实增强资源保障能力,着力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大力推进兼并重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冶炼技术装备升级和节能减排技术应用,大力发展钢铁、有色金属特种产品和精深加工。重点发展以下领域:

  ——冶金资源高效开发和循环利用。加强资源勘查和深部探矿,加快深部开采、低品位难选矿石选矿以及多金属矿石回收利用技术的研发突破,稳步开发鄂西高磷铁矿等低品位伴生矿和稀土矿。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武钢、新冶钢、大冶有色在国外投资探矿采矿。加快“城市矿产”建设步伐,加强废旧金属资源循环利用,稳步扩大废旧家电、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和再生铜、再生铝生产规模。

  ——特种钢及钢材深加工。支持武钢、新冶钢建设国家级钢铁工程研究中心,加强风电设备、大型工程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海运船舶和军工用钢的研发和产业化,大力发展高磁感取向硅钢、高牌号无取向硅钢、高端汽车用钢、高品质特殊无缝钢管、高铁地铁等轨道交通及桥梁建筑用高性能结构钢、石油设备及压力容器用钢、核电设备用钢、优质齿轮钢、轴承钢、模具钢等优特钢产品以及镀锌板、镀锡板、彩涂板等涂层钢板,轨道、桥梁及建筑钢构件,钢帘线、钢绞线等高强度线材及高速线材,特厚板、极薄精密钢板以及金属制品等钢材深加工产品。通过淘汰落后、兼并重组和技术改造,支持在全省布局形成2-3家资产融合、管理统一、产品差异化发展的民营钢铁企业集团。

  ——有色金属。加快铜、铝冶炼技术升级和节能改造,加强稀贵金属综合利用。加强有色金属新材料生产技术工艺的研发突破,大力发展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电子等高端装备领域和电池、电缆、电网等能源领域的高性能、高精度板、带、箔及下游精深加工产品,打造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业链。

  ——钒钛。建设国家级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基地,深化石煤提钒清洁生产工艺技术研究,加强技术示范,鼓励钢铁企业提高钒钛钢产品产量,支持钒钛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

  2.轻工行业。以突出特色、打响品牌为导向,以大力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产业规模为目标,以延伸产业链和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为途径,加快专业市场建设,培育一批在国内外有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重点发展以下领域:

  ——食品饮料。适应食品饮料产品消费方便化、多样化、特色化的需求,确保产品营养、安全,提高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特色食品、功能食品、休闲食品的比重,大力推进产品原产地认证工作。积极采用生物技术和工程化食品技术,广泛应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加工制造、保质保鲜、包装、检验检测、综合利用等技术装备,提高产品加工制造的精细化率和农副产品的转化率。加快产业链上下游整合完善,构建“种植养殖基地—加工制造—包装配套—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条。

  ——林浆纸一体化。依托我省丰富的林木资源和水资源,推动林纸一体化和速生林原料基地建设。加快纸及纸板产品向薄型化、高档次、多品种发展,推进印刷书写纸、包装纸、生活用纸产品升级换代。重点开发高强度、高得率、低污染的制浆生产技术,发展高质量、低消耗、少污染的造纸技术,研发和推广新浆种、化学助剂、涂料应用和废纸处理、节能节水、治污环保的先进适用技术。支持晨鸣纸业在黄冈、咸宁建设林浆纸一体化工程,鼓励大型造纸企业及武汉等大中城市建立废纸分拣处理基地。

  ——家电。大力发展省内自主品牌家电,提升雪尔冰箱、冷冻箱和三金洗衣机、东贝压缩机等产品的规模。支持格力、美的、海尔、TCL加快产能扩张,完善家电工业园零部件供应配套体系,提高绿色制造水平。大力推行能效标识制度,积极研究和推广应用家电智能化和智能识别技术。支持格林美等企业推进家电拆解和回收利用体系建设。

  ——塑料及包装。大力发展与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基础产业密切相关的新型材料和制品,加快节能、环保、功能性塑料产品的开发应用。推进废旧塑料回收利用、降解塑料研发、无氟替代技术应用及相关项目建设。围绕食品、家电、医药、日用化工等行业需要,大力发展轻量化、多功能、多规格、卫生环保的塑料、纸、玻璃、金属及陶瓷包装制品。

  专栏8  特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工程

  围绕福娃集团、国宝桥米、奥星粮油等粮油加工龙头企业,实施双低菜籽油、绿色有机稻米等特色粮油加工及油料蛋白、生物活性物质等下游副产品精深加工工程,培育百亿级粮油加工企业;围绕稻花香酒业、枝江酒业、白云边酒业、友芝友乳业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优质白酒、含乳饮料、果蔬汁和植物蛋白饮料等生产,打造“沿江名酒长廊”,创立国家级知名白酒品牌;围绕莱克水产、德炎水产、梁子湖水产等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淡水鱼、小龙虾、鱼糜等精深加工,扩大淡水产品加工能力。加强胶原蛋白、甲壳素等副产品开发利用,提高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冷却肉、分割肉和熟肉制品,扩大低温肉制品、功能性肉制品生产。积极开发生产各类营养食品。加大名优茶、绿色茶、有机茶加工生产,打造全国知名茶叶品牌。力争到2015年,全省特色农副食品精深加工产值达到6500亿元以上,形成20个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的食品工业强县和20个左右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3.纺织产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着力解决印染、化纤等产业瓶颈制约,加强服装品牌建设,加快发展产业用和家用纺织品。重点发展以下领域:

  ——棉纺织、服装。大力推广应用各种新型、高效、节能纺织设备和嵌入式纺纱等新型纺织技术,提高产品档次和技术装备水平。优化原料结构,鼓励棉纺织行业废旧纤维回收利用,积极开发生产各种新型纤维、功能纤维纱线和交织织物,高档色纺纱线、色织和长丝织物,以及符合生态、资源综合利用与环保要求的特种天然纤维纱线和交织织物,提高产品附加值。积极推广无聚乙烯醇上浆、预湿上浆等新型上浆工艺。大力发展苎麻纺织和茧丝绸业,建设全国一流麻纺织生产加工基地和鄂东、鄂西桑蚕生产及丝绸加工基地。加快承接沿海服装生产能力转移,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服装品牌,打造沿江服装走廊。积极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无缝缝制、自动监测、电脑控制吊挂传输、立体整烫等先进技术及装备,提高服装设计生产的信息化和装备水平。引导服装业向时尚化、功能化、都市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大力培育服装自主品牌,加快服装面辅料专业市场建设,打造全国重要的服装生产和加工出口基地。

  ——印染、化纤。支持襄阳、荆州、黄冈等具备一定生产条件、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的地方积极发展印染业,大力推行园区集中供汽、集中治污,积极采用染整先进技术,推广生物酶退浆、冷轧堆前处理等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工艺技术,活性染料短湿蒸轧染、涂料染色、新型转移印花等无水少水印染工艺以及松式、手感等功能性整理和高效水洗先进工艺设备,加大各种新型面料和功能性面料染整技术开发力度,切实提升我省服装面、辅料配套和后整理能力。依托武汉80万吨乙烯工程,积极策划建设下游化纤产品项目,支持湖北化纤、博拉经纬等企业扩能改造,提高差别化纤维开发应用能力。

  ——产业用和家用纺织品。大力开发医疗、交通、建筑、新能源、农业、环保和水利等领域的纺织新产品,引导和支持纺粘、水刺、熔喷、针刺、化学粘合、热粘合、气流成网等无纺布的开发及应用,拓宽应用领域,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层次,发展壮大仙桃、荆门无纺布产业集群。依托奥美、稳健、金龙非、帝元等企业发展新型医疗卫生用纺织品,加快“三抗”(抗微生物、抗血液、抗酒精)手术衣、隔离服和仿生器官等医用纺织材料及制品的开发和应用,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医用纺织品生产和研发基地。积极推进强力机织土工布、新型涂层蓬盖布、膜结构材料、农用纺织材料、环保过滤用和包装用纺织品的开发和应用。支持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开发应用。支持裕大华、湖北化纤等企业大力发展汽车用纺织品,提高市场占有率。支持洁丽雅、盛宇、际华3542、孝棉、裕波、玉沙集团等企业大力发展家用纺织品,提高产品档次,做大产业规模。

  专栏9  高级产业用纺织品开发应用工程

  做大做强医疗卫生用纺织品。重点发展高档非织造布,推广纺粘、熔喷、水刺及其复合非织造工艺技术,突破“三抗”(抗微生物、抗血液、抗酒精)手术衣、隔离服等科技攻关项目的产业化难题,全面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加快车用纺织品、革基布、土工布、篷帆布等产品发展,做大产业规模,提高市场份额。加大研发和自主创新力度,加快自主品牌和龙头企业培育。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形成“错位竞争、各具特色、集群式发展”产业态势,重点打造“一大集群、五大基地”:仙桃非织造布及其制品集群,宜昌枝江和咸宁崇阳医用药敷料、荆门“布谷城”、武汉市新洲区李集医用纱布和蔡甸区索河镇劳保手套等产品基地。力争到2015年,全省产业用纺织品纤维加工总量达到70万吨,占全省纤维加工总量的30%以上,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00亿元,成为全国重要的产业用纺织品加工出口基地。4.建材工业。大力发展新型节能建材,改变以低端产品为主的产业格局,由原材料产业向加工制品业转变。以节能环保为目标,优化工艺流程,加强技术改造,提升产品性能,由“两高一资”(高污染、高耗能、资源性)产业向“两型”产业转变。重点发展以下领域:

  ——新型干法水泥及建筑工程服务。在控制总量、有序发展的前提下,发展日产4000吨以上规模、能够实现完全自动化和清洁生产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装置,全面淘汰3米以下立窑等落后水泥生产装备和工艺。利用现有水泥生产线,加快建设配套余热发电系统,研发和推广水泥窑脱硝技术,积极开发和应用水泥节能立磨、高效节能预热器等大型装备,推广水泥窑无害化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技术,积极消纳硫酸渣、粉煤灰等工业废渣,将水泥工业打造成节能环保产业。鼓励发展大坝、油井、道路等特种水泥和高强水泥,加快发展市政、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大型预制构件、大口径输水管、大型隧道管片等水泥制品。支持华新集团、葛洲坝集团在省内外进行战略投资和资产重组,进一步做大做强。支持水泥生产企业由产品生产向应用服务拓展,成为建筑工程问题系统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和服务商。

  ——新型节能环保建材。以满足建筑业的发展需求为重点,从产品设计、原材料替代、工艺改造入手,提高技术水平和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率,大力发展石膏建材、矿渣微粉复合材料和钢渣微粉复合材料等绿色功能型环保建材,积极消纳硫石膏、磷石膏、矿渣、冶金渣等工业废渣。重点支持保温隔热复合墙体材料、高档节能陶瓷系列产品、再生胶凝材料、人造纤维板等新型建筑材料。依托化工原料优势,进一步拓展化学建材的深加工领域,扩大新型防水密封材料、绿色环保装饰装修材料等产品的品种和规模。

  ——高端浮法玻璃。着力提升玻璃产品档次,完全淘汰普通平板玻璃生产线。积极推进原片玻璃产业向建筑节能、汽车工业、电子信息、新能源产业延伸,大力发展低辐射玻璃、汽车玻璃、自洁玻璃、中空玻璃、导电玻璃、太阳能玻璃以及超白压延、超白浮法等材料复合、功能复合的玻璃制品。支持三峡新材、长利玻璃等龙头企业在省内外进行战略投资,进一步做大做强。

  (三)推进先导产业规模化。

  加强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促进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产业尽快形成规模,成为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先导产业。

  1.新能源汽车产业。以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为主攻方向,以“三电”(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为突破口,加快抢占技术制高点和市场增长点。重点发展以下领域: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重点发展适合城市公交营运和长途客运的各类中高档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及东风自主品牌、东风本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力争通过“东风制造”的品牌效应,使我省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轿车在国内市场上形成较大影响。

  ——纯电动汽车。改进电池技术,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电池充电商业化运营模式,实现可快速更换电池组纯电动公交车批量生产。在城市环卫、城建、邮政、旅游等特种用途行业大力推广使用纯电动专用车。支持东风日产建设纯电动轿车研发基地。

  ——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重点支持宇清科技、国通青杨、方正能源等企业发展电动车动力电池、电池正负极材料、膜电极、成组技术、电池管理系统、电机及其控制系统、机电藕合装置、高可靠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能量优化管理系统等。

  2.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针对相关领域发展存在的薄弱环节,大力发展国内急需的短缺和高附加值产品。

  ——新能源装备。依托国家核电建设重点工程,支持东方电气武汉公司发展核电堆内构件,加快发展核阀、核泵、核材料等核岛关键设备,支持中船重工集团发展核承压设备、涉核管道、钢结构件、焊接材料和技术,打造核电设备制造基地,带动核电装备制造和服务产业的发展。围绕薄膜电池和多晶硅两大重点,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及组件,重点发展太阳能半导体照明、非晶硅薄膜电池、晶硅电池、光伏逆变器等。支持太阳能级多晶硅节能环保生产技术的开发,加快发展高效率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重点发展光伏发电系统集成与配套产品。

  ——激光装备。依托华工激光、团结激光、楚天激光、锐科激光、凌云光电等企业,进一步消化再创新二氧化碳激光器技术,支持大功率光纤激光器、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及泵浦全固态激光器研发和产业化,大力发展高功率激光切割焊接、高功率激光特种加工、中小功率精微激光加工、激光医疗和激光再制造等装备。

  ——海洋工程装备。依托江汉四机厂、武船重工、武汉船用机械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为海洋石油钻采工程配套的动力控制及深海传动系统、多点锚泊定位系统、深海钻井平台升降系统、海洋环境监测数据传输系统等关键装备,加快发展大型石油钻机、新型钻井平台、海洋工程特种起重机、大型低压拖缆机、大型天然气压缩机、海洋石油勘探设备、水下安防装备、抽油机、海上采油人工举升设备、液压油缸、液控系统、电控系统等海洋工程装备。

  ——轨道交通装备。依托中国南车、中国北车、三江航天、中铁科工、金鹰轨道等龙头企业,不断提高盾构机、轨道工程机械、机载设备、车轮、车轴、轴承等轨道交通配套设备生产能力,积极研发现代化大型铁公路养护成套装备,重点发展重型轨道车辆、动车组装配及制造、城轨列车、电气化铁路维护及检测成套设备、城市地铁维护车辆、大中型养路机械等产品,研发和推广城轨交通系统工程设计以及轨道通信、信号、自动检票、空调、消防报警和排水等系统。

  ——应急救援装备。大力发展基于全球定位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导航、监控终端,高精密、高智能化地球科学仪器、测量、测绘通用仪器设备。支持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发展灭火救援水陆两栖飞机、浮空飞行器及其关键部件;支持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发展个体防护装备、弹射动力装置和以可视通讯系统为核心的救援通讯装备,加快井下坑道定位救援技术和应用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湖北华舟重工(赤壁)有限公司发展轻钢结构、装配式桥梁等道路救援装备;支持新兴重工湖北3611机械有限公司加快推进城市救灾应急供排水装备产业化。

  专栏10高端装备关键技术自主创新工程

  大力发展核电装备,重点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加快发展激光装备,提升轨道交通装备发展水平,做大做强智能装备制造,依托三江航天、武船重工、武重、湖北航宇、华工科技、华工数控等重点企业,突破高端数控系统、智能传感器与仪器仪表、高档轴承、液压件等关键技术,围绕特种机器人、高档精密数控机床、高档数字化激光柔性制造装备及关键器件产业化、轨道智能装备产业化、三维超声波探伤仪产业化、数字医疗电子直线加速器产业化、救援装备产业化等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制造业智能化、精密化、绿色化发展。到2015年,全省高端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0亿元,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5个、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55个。3.新材料产业。充分发挥我省新材料科研优势,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和产品,大力发展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配套的新材料。重点发展以下领域:

  ——电子信息材料。发展新型石英晶体、光纤预制棒等光通信材料,加快发展电子薄膜材料、导电膜、柔性电路板基材、高端磁性材料、硅片及外延片、彩色滤光片、液晶材料等微电子材料,硅晶体、超细锂电池粉体、超细镍钴粉体、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电解液和电极、燃料电池薄膜等。

  ——生物及环保材料。大力发展药物控释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人体软硬组织、仿生材料、全降解高分子材料等生物及环保材料。

  ——先进复合材料。支持发展碳纤维复合材料、芳纶蜂窝复合材料、特种陶瓷材料及玻璃纤维、硼纤维、陶瓷纤维等无机纤维材料。

  4.生物产业。充分发挥现有技术优势,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药品的产业化,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和优势产品,鼓励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通过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面提升医药产业的竞争力。重点发展以下领域:

  ——生物医药。大力促进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创新药物、原料药及中间体发展,提高现代中药和天然药物发展水平,加快新型医疗器械和高端卫生材料等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组蛋白质、多肽药物、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药物等生物技术药物,进一步提升抗生素、抗肿瘤药、麻醉药、计生药等传统药物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

  ——生物医学工程制造。围绕微生物制造、生物基材料等领域,加强生物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提高酶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降低原材料、水资源及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实现绿色制造。

  ——生物农业。加强农业动植物新品种培育和产业化,加快研发和推广生物育种核心技术在农、林、牧、渔、禽及绿化、观赏植物等方面的应用。加快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兽药及生物饲料等绿色农用生物产品的产业化发展和推广应用。

  四、重点产业布局

  (一)总体空间布局。

  “十二五”时期,全省工业要以“两圈一带”总体战略为统领,引导增量,优化存量,促进区域内的资源整合、要素配置和经济合作,逐步形成“一核两极三带三群”的空间发展格局。

  一核: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武汉。

  两极: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宜昌。

  三带:沿三条横向交通干线(长江中游、汉江中下游和汉十高速公路暨汉渝铁路)形成三个核心产业集聚度高、产业链完善、比较优势明显的产业集聚带(长江沿线冶金、装备和石化产业集聚带,江汉平原轻工、纺织、农产品加工和盐化工产业集聚带,汉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带)。

  三群:形成三个内部产业配套合理、联系紧密、相互协调、区域整体竞争力强的城市圈或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宜荆荆”城市群、“襄十随”城市群)。

  “一核两极三带三群”总体空间布局图

  武汉城市圈重点布局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和“两型”产业:以武汉市为核心,依托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世界一流新型研发基地,在圈域内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以及汽车、装备、石化、纺织服装等先进制造业。加强金融支持、股权流转、研发设计、技术咨询、信息服务、工程承包等方面的生产服务,加快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促进节能减排、生态环保建设、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先进技术在工业上的应用。

  “宜荆荆”城市群重点布局发展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资源密集型产业:以宜昌市为核心,发挥水电基地的能源优势以及农产品、磷矿丰富的资源优势,优先发展化工、食品、纺织等先进制造业;以新材料、生物医药为突破口,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更加重视“三废”资源化、余热能源化,扩大循环经济规模,形成多层次闭路循环、无废物无污染的工业体系,建成全国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

  “襄十随”城市群重点布局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以襄阳市为核心,发挥大型企业、军工企业的技术优势和现有产业的配套优势,优先发展汽车、装备等先进制造业;以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装备为突破口,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把十堰市建设成为“中国商用车之都”,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随州市“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的地位。

  (二)重点产业基地。

  1.汽车产业。以东风汽车公司为龙头,加快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建设,大力发展自主品牌轿车,以武汉的乘用车和新能源汽车、随州的专用车、襄阳的轻型商用车和乘用车、十堰的中重型商用车为特色,支持武(汉)随(州)襄(阳)十(堰)汽车走廊沿线发展整车和零部件优势产业集群,形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绵延带。

  专栏11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

  ——武汉乘用车和新能源汽车基地,支持东风汽车公司加快乘用车研发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自主品牌轿车,加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研发,加快推进神龙三工厂、东风本田二厂项目建设。

  ——十堰中重型商用车、零部件和汽车装备生产基地,加快中重型卡车生产能力建设,积极完善零部件配套体系。

  ——襄阳轻型商用车和乘用车生产基地,加强电动汽车研发和自主品牌能力建设。

  ——随州专用车生产基地。

  ——孝感国防专用车生产基地。2.钢铁产业。以武汉青山、阳逻,鄂州和黄石的沿江走廊为重点,发展以特种钢、钢材深加工、钢铁副产品循环利用为特色的产业集群,形成以硅钢片等特种钢及汽车板材、船板、钢结构为特色的钢材深加工产业集群绵延区。

  专栏12  特种钢和钢材深加工基地

  ——青山硅钢及钢材深加工产业集群。以武钢为中心,形成200万吨硅钢生产能力和400万吨钢材深加工能力。

  ——鄂州钢材深加工及产业集群。以武钢集团鄂钢公司为中心,形成100万吨钢材深加工能力和100万吨废钢铁再加工能力。

  ——黄石特种钢及钢材深加工产业集群。以新冶钢为中心,形成300万吨特种钢生产能力和200万吨钢材深加工能力。——阳逻钢材深加工产业集群。推进武钢阳逻200万吨钢材深加工基地建设。

  ——团风钢材深加工产业集群。推进武钢团风钢材物流工业园建设,加快建设团风钢结构产业基地,发展重型钢构产品加工、彩钢板、异型钢及金属加工件产品。

  ——白沙洲钢材深加工产业集群。加快中铁武桥重工桥梁施工装备研发基地建设,支持中铁工程机械入驻白沙洲工业园,发展铁路专用起重机、铁路铺架机械等产品。

  ——宜昌钢材深加工产业集群。推进三峡全通公司涂镀板工程三期项目建设,重点发展家电板、汽车板、仪表装潢装饰材料。

  ——汉川钢材深加工产业集群。推进福星公司扩大高强度线材生产能力,加快汉川地区钢构及门业发展,形成50万吨钢材深加工能力。3.石化产业。以武汉80万吨乙烯工程为龙头、荆门和潜江为支撑发展石油化工产业集群,以宜昌、荆门为中心发展磷化工产业集群,以云梦、应城、江汉平原及沿江地区为依托发展盐化工产业集群,以武钢和鄂钢焦化厂为依托发展煤化工产业集群,打造以长江为主线、横贯湖北中部核心地带的化工产业密集带。

  专栏13  综合石化化工基地

  ——武汉化工新城、荆门炼化一体化生产基地。重点支持武汉80万吨乙烯项目建设,加大武汉化工新城建设和乙烯下游产品项目策划力度,引导乙烯产业链延伸,重点发展三大合成材料及有机化工原料的深加工。把武汉打造成我国中西部地区最大的炼化一体化生产基地。

  ——磷化工产业基地。以宜昌、襄阳、荆门等地为重点,支持低品位磷矿选矿和尾矿综合利用的技术开发,推进窑法磷酸工业化生产、湿法磷酸精制和磷精细化工。

  ——盐化工生产基地。依托宜化、兴发、沙隆达、葛化等重点企业和荆门、孝感、潜江、天门等地盐资源,实施宜化双环100万吨联碱、新都化工60万吨联碱技改扩能等重大项目。

  ——以楚源、回天胶业、永安药业、鼎龙化学等骨干企业为龙头,大力发展高端印染、工程胶黏剂、食品添加剂、电子化学品等精细化工产业,逐步形成产业集群。4.装备制造业。以先进装备研发生产为核心,在长江湖北段上游发展以船舶研发及船用柴油机为重点的船舶工业产业集群,中游发展以石油机械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下游发展以船舶制造、重型装备、新能源装备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打造湖北长江经济带现代装备集聚区。

  专栏14  装备及船舶制造产业基地

  ——船舶产业集群。以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外运长航集团船舶重工青山船厂、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的鄂东船舶产业集群;以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宜昌船厂、宜昌船舶柴油机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10研究所为龙头的宜昌船舶产业集群。

  ——金属加工装备产业集群。以武重、华中数控、黄石锻压、鄂重、鄂中锻压等企业为主体,通过引进大型企业,完善金属加工装备制造产业链条,建设我省急需装备、高新装备生产能力,将武汉-鄂州-黄石打造成为我国最大、世界知名的重型、超重型数控机床及板料加工机械,中高档数控系统研发制造基地。

  ——石化装备产业集群。以荆州市江汉油田四机厂、赛瓦公司、四机特车、长江石化、昌发容器等企业为主体,整合石化装备制造产业链条,把荆州建设成为中部具有比较优势的石化装备产业集群。

  ——新能源装备集群。以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阳逻双柳核电安全壳、东方电气(武汉)核设备有限公司核电站核岛堆内构件等核电装备为主体,以武汉国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调速器、海工逆变器等为支撑,发展新能源装备产业集群。

  ——节能环保设备产业集群。以武锅、凯迪等企业为主体,在武汉、宜昌、襄阳、仙桃、潜江加紧布局重点环保设备装备制造企业,大力发展环保设备产业集群。

  ——特色装备产业集群。支持安陆粮机、京山包装机械、咸宁机电产业、广水风机、鄂州金刚石加工、随州汽车铸造、松滋矿山机械等特色装备制造基地建设。5.轻纺工业。推进武汉、荆州、孝感、仙桃、潜江、天门等江汉平原腹地及襄阳、宜昌、咸宁、黄冈等地的优势农副产品加工和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建设,着力延伸汉派服装和淡水产品两大优势特色产品链,促进传统轻纺工业的振兴崛起。

  专栏15  轻纺产业基地

  ——八大优质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一是以福娃、国宝桥米、银鹭、奥星、中粮祥瑞、孝感米酒等企业为龙头,以武汉、荆州、襄阳、荆门、孝感、黄冈、天门等地为主的江汉平原粮食转化深度开发和双低油菜籽规模化加工的粮油加工集群。二是以潜江小龙虾、大明水产、汉江翘嘴鲌、中科鱼糜、三峡鲟鱼、德炎生态鱼等品牌产品为龙头,以鄂州、荆州、宜昌等地为主的沿江淡水产品深加工集群。三是以稻花香、白云边、枝江大曲、劲酒等品牌产品为龙头的优质白酒、保健酒产业集群。四是以安陆、仙桃、洪湖等地为主的江汉平原腹地禽蛋深加工聚集区。五是以双汇、中粮、雨润、精武鸭脖等品牌产品为龙头,以宜昌、荆州、武汉、咸宁等地为主的宜昌至武汉沿线肉制品深加工集群。六是以武汉、宜昌、黄冈、丹江口等地为主的牛奶及乳制品、矿泉水、果蔬饮品、罐头食品加工集群。七是鄂西、鄂西北、鄂东南茶叶、山野菜、木耳、香菇、魔芋、银杏、竹笋、板栗等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聚集区。八是以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的烟叶生产加工产业集群。

  ——十一大纺织产业集群。武汉黄陂佳海服装产业集群、荆州印染产业集群、枝江奥美医用纺织产业集群、襄阳樊城纺织产业集群、黄石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汉川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英山茧丝绸产业集群、咸宁纺织苎麻产业集群、荆门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天门纺织产业集群和仙桃彭场无纺布产业集群。五、保障措施

  (一)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推动传统企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引导社会资本流向有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企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利用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机制,推动兼并重组,加快淘汰落后,促进优势企业迅速做大做强。

  (二)创新政府服务管理。贯彻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版)》,认真落实国家和省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强工业运行监测分析,及时发布指导信息,引导区域间产业合作,进一步打破地区、行业等界限,优化资源配置。推进为产业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一批基础性、功能性、公共性重大工程项目,为企业建立安全、高效、低成本的信息交流平台。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大力发展社会中介组织,为企业提供便捷服务。

  (三)狠抓工业项目建设。建立重大项目领导责任制,将工业重大项目分解落实到各市州,实行量化考核、定期通报、奖惩并举。组织实施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工程、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及总成配套工程、船舶配套基地建设工程、高端装备关键技术自主创新工程、乙烯下游产业链延伸工程、产业间循环利用工程、高级产业用纺织品开发应用工程、特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工程等“八大重点工程”,支持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强力推进招商引资,瞄准全球五百强、全国五百强、全国制造业五百强,引进一批对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有重大影响的重大项目,围绕产业链、产业集群推进项目库建设。

  (四)加强相关政策支持。加大增值税转型、引进进口设备减免关税、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节能减排和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落实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各类相关专项资金,统筹安排使用省级相关专项引导资金,重点支持制造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两化融合”、节能减排等项目建设。加大对龙头企业实施兼并重组的财税支持力度,完善淘汰落后产能“以奖代补”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对我省老工业基地城市振兴和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加大支持力度,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降低对资源的依赖度。支持资源型城市不断探索和完善资源开发补偿机制,促进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省内资源配置方面,优先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五)加强工业用地管理。充分利用国家用地计划,合理安排省内用地计划指标,加大盘活土地存量力度,多渠道保障工业合理用地需求。提高工业用地计划比重,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大部分用于工业项目。确保重点项目用地,对重大工业项目和先进制造、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类项目,优先保证供地。工业用地向开发区集中,工业用地指标绝大部分分配给开发区,在每年的切块用地指标分配使用过程中对产业园区给予倾斜。加强工业项目集约用地管理,严格执行工业项目土地投资强度标准,提高工业用地效率。逐步建立工矿废弃地补偿平衡机制,鼓励工矿废弃地复垦,增加的周转用地指标用于发展工业。

  (六)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大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银企合作,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实行有保有控的金融政策,以优质的调整升级项目吸引投资,扩大优势企业、品牌产品的融资规模。进一步推进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支持资本金大、有良好经营业绩、治理结构规范的信用担保机构加快发展,加快组建小额贷款公司,积极发展和引进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搭建重点企业上市绿色通道,积极探索重点企业境外上市的新途径,支持地区建立产业发展基金和行业扶持基金,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公司债、可转换债券、短期融资券,支持地方和行业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

  (七)加强煤电运要素保障。建立与陕西、内蒙等煤炭大省的战略合作联盟,形成稳固的电煤资源渠道。建立电煤储备调节机制,加大电厂储煤能力建设。改善能源供给结构,减轻电煤供应压力。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加大电力外购力度,搞好电力发供用平衡。加大运输协调服务,搭建铁路和工业企业交流互动平台,确保重要生产物资供应。

 

   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27  732  7-8工业增加值率%29  532-9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3745-10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企业数个25-7-11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企业数个2050-12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产业集群数个-10-13工业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2  83-14中国驰名商标数个63120-15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2  091  67〔-20〕16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万元203142  1〔-30〕注:〔〕内为五年累计数。

网站首页   平台简介   服务范围   合作伙伴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湖北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徐东大街338号中小企业服务大楼3楼 邮箱:Smehub@163.com

邮编:430077  鄂ICP备13003460号-3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713号